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汇聚起新传学子们的精气神

发布时间:2024-12-02     阅读
在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共有9名教师,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这就是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团队。团队一直以实践应用为教学方向,以OBE模式为育人导向,为学生积极搭建完善、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以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平台树立本专业的品牌,进而创造健康向上、活力进取的大学文化。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特色与贡献。

课程育人:凝聚教学团队,活化思政教育

编导教研室是围绕影像的教学和研究展开工作的,而现代活动影像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不管是电影、电视、还是今天的流媒体短视频,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媒介和文化样式,它都更强调综合性。这种综合性既反映在最终的作品层面,也贯穿于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比如剧组、摄制组,都会特别强调分工与合作。编导教研室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小剧组,这种凝聚力感染到学生,引导学生一起努力学习、积极开展专业探索。

“教研室月会”,是教研室的特色活动之一。全体教研室老师积极参与的月会,既有常规的教学内容交流,也有学期过程中的具体事务讨论;既有“以OBE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也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沟通……“教研室约会”凝聚了教学团队这个九人的小集体,如何让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也成为本教研室老师的共识和努力方向。在这一共识和方向之下,本教研室老师的公开课开设和课后研讨,也有意识地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老师们主动将专业教学与国情民情联系起来,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带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提升职业认知和增强使命担当。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当下性、介入性比较强的人文学科,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和指导下,学生的课程作业、实践创作中处处能够感受到青年学子传递正能量的热忱之心,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传承中华文明的自信之心。其中16编导专业的学生作品《一代传承云锦熠》《木·画·人》等,更是在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实践育人:丰富第二课堂平台,树立晓庄品牌

应用实践,一直是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的教学育人方向,也是专业的传统特色。南京晓庄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团队,一直以实践应用为教学方向,以OBE模式为育人导向,为学生积极搭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还用丰富的第二课堂平台树立专业品牌,为学生们积极创造健康向上、活力进取的大学文化。

教研室不仅在校内通过各类“独立实践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强化和优化专业发展中的实践、创作环节,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与南京市各级行政、文化单位积极展开多样的共建合作,为学生打造多层次的实践平台,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其中,由我院参与承办的“在南京微视频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并逐渐在南京高校的影视专业中打响了“晓庄品牌”,而这里面也有着本教研室老师们不计回报的付出和汗水。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指的是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育人模式。在一次教研室的月会里老师们专门集体讨论过。他们理解的OBE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次性的。相反,它要求老师们摸索实践出各种有效的课堂模式乃至考核标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学生来配合老师。因为不管哪种形式的成果,一次课堂作业也好,一次实践活动也好,一部参赛作品也好,最终的成果都是由学生来完成,老师的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指引,最终的评价标准也不再拘泥于书本和象牙塔中,而是面向社会,面向现实。换句话说,这样的教育模式,是让学生用四年的时间搭建一座桥,学生产出的成果就像是一个个桥墩,好让他们一步步踏实地迈入社会。

编导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也都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做了很多有力探索,王雪芹老师的戏剧课,初滢滢老师牵头组织的“在南京”微视频大赛,段丽和袁洲老师指导的优秀毕业作品,以及我们已经申报的一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等。除此之外,OBE模式下各教研室间的联动在今后也会更加紧密和深入,同学们也会受益更多。”

文化育人:传承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特色,教研室一直努力带领师生们一起,以影像语言讲述晓庄故事,传承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今年5月底成功举办的“启程:2019届新闻传播学院毕业作品影像展,不仅为莫愁校区呈现了一台视听文化盛宴,在全院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更为推动本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创作带来了鼓励和启发。

此次“毕业作品影像展”,以“启程”为主题,既是对展映中学生作品主题的归纳,也是对毕业生们的美好祝福,为新传院学生提供了展示作品、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新传院出品的作品积累着口碑和品牌效应。更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了学术交流、创作交流的平台,鼓励并倡导低年级学生在今后以毕业设计作为四年专业学习的总结。可以说,这样的活动也让莫愁校区的师生们感受到了我们自己的晓庄文化和晓庄精神。

对于任何一个怀有电影梦的人来说,一部作品的完成一定不是在拍完关机的那一刻,而是在影院放映结束后,是在听到观众的掌声或批评后。毕业影像展就是希望创造出这样一个现场,汇聚起新传学子们的精气神,这既是实践OBE育人模式的应有之意,也是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一部分。以“启程”为主题,其实也是希望毕业影像展能够一直办下去,并且能够成为一个让毕业生们骄傲的舞台,为大学四年的学习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人物推荐
  • 汇聚起新传学子们的精气神
  • 在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共有9名教师,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这就是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
  • 校园人物 12-02
  • 创新课程 立足实践 心系普法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都满腔热情地投入教书育人工作,积极拓展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实践育人,开
  • 校园人物 12-02
  • 多元教学 “三本”理念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坚持“教学为本、创新为本、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探索多元化教学形式
  • 校园人物 12-02
  • 教学求专精 育人重德才
  • 外国语学院翻译教学团队共7人,其中女教师5人,承担着翻译专业的核心教学任务。
  • 校园人物 12-02
  •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教研室主要负责通信工程专业及学院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升教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
  • 校园人物 12-01
  • 为舟舸,乘风破浪
  • 有这样一个年轻的群体,以“引领学生思想,服务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为职业追求,以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
  • 校园人物 12-01
  • 德育为先 以生为本
  • 环境科学学院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学生
  • 校园人物 12-01
  •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100人,其中党员教师57人。有5个本科专业,7个科研平台(包括2个省级科研平台),7个实践平台,目前在校生人数2418人,
  • 校园人物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