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译此生屋檐尽荒草,唯思报国解民忧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李译,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周口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审计实务专业2012届毕业生。曾服务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九十团。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新疆兵团九十团优秀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银质奖章”等荣誉。现就职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扶贫办。
李译出生在周口市郸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跟土地打交道的他,性格也很朴实、憨厚。进入大学后,他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加入了院团学会。凭借着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的劲头,李译获得了院里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竞选成为院团学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院团学会形成了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多次在校运动会、文艺演出及各种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积极投身到团学会各类活动的同时,李译从未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门课程他都非常认真的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2012年度,李译的文化课分数与操行分评定综合排名取得院系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当年的国家奖学金,2012年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毕业生。

毕业之际,李译看到了团中央招募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公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在心中激荡,高亢激昂的《到西部去》的歌声一遍遍在耳边回响,李译当即决定报名,他要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铿锵口号。

启程远航不负青春

2012年5月,李译瞒着家人报名了支援西部志愿者计划。他说:“没有和家人商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怕父母担心,从内心讲,他们不想孩子走的太远,再者怕父母反对,因为在他们眼里,新疆地广人稀,贫穷落后。”直到7月份,收到了确认通知书,马上要出发了,他才怀着忐忑的心情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吞吞吐吐间他讲清楚了事情的缘由,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父母竟然非常支持。李译说:“他们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父母的态度让李译非常欣慰和感动,更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对新疆的向往。

2012年7月23日,李译踏上了赴疆的列车,35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却无法阻挡他那颗炽热的心,穿过绿树丛林和苍茫戈壁,列车载着一群有同样梦想的志愿者到达了乌鲁木齐。热情的兵团团委志愿者服务队接待了他们,李译在兵团技工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期间,他们参观了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大学、共青团农场等地方。李译说:“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军垦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默默的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参观过的这些地方都深深地承载着革命先烈们对兵团建设、对新疆建设的功绩,记载着老一辈屯垦戍边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保家卫国、建设边疆的故事,记载着他们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爬冰卧雪、住地窝子垦荒的故事。一代代兵团人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开垦良田、兴建水利,在沙漠上建起了绿洲,他们对发展边疆经济、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个志愿者。李译心中激情澎湃,他在心中默默许愿,一定要努力奉献,做一名合格的兵团人。

砥砺品质挥洒热情

乌鲁木齐的培训结束前夕,李译被兵团团委重新分配到了兵团第五师九十团,和他一起的一共有13名志愿者。第五师地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著名的粮棉畜牧基地,有“新疆的枸杞子之乡”美称,师部驻博乐市,下辖12个农牧团场。兵团是一个同时具备党、政、军、企的特殊组织,他们仍然保留着“战时备战、农忙务农”的优良传统。李译所在的九十团位于艾比湖畔的阿拉山口附近,团部驻兰新铁路艾比湖段西侧。这是一个离哈萨克斯坦仅有16公里的边境团场,阿拉山口口岸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枢纽口岸。

刚到九十团的第一个月,正赶上了团里的红提葡萄大丰收,素有“红提葡萄之乡”的农五师8个团场建成了红提葡萄生产基地6.5万余亩,葡萄远销东南亚国际市场。团里对葡萄的检验非常严格,李译被抽调到九十团园艺二连葡萄采收棚,对连队职工家的葡萄进行初检,具体工作就是拿着特制的塑料圈对着葡萄进行套圈,比圈小的葡萄就是次品,要剪除掉。

李译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九十团的红提葡萄在第一关口不出问题,这是一项特别考验耐心的工作,一天下来,我的眼前到处都是葡萄在飞。”工作期间,他们住在连队的仓库里,仓库中堆满了化肥、农药,熏得人睡不着,更甚的是边疆的蚊子似乎都比中原的蚊子厉害,为了躲避蚊子的袭击,只有把自己武装到只剩两只眼睛和两个鼻孔,李译他们第一次品尝了生活上的各种艰苦。在绵长的深夜虽然有无尽的痛苦,但第二天醒来时,他们却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因为他们知道,与当年那些军垦先辈们所经历的恶劣条件相比,他们经受的这些,简直微不足道。

葡萄收购工作结束后,李译又被抽调到棉花的采收工作中。九十团有十万亩棉花地,每年九月底十月初是采摘的时节。由于中央实施的对口援疆战略以及多项政策,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在棉花采摘上,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通过采棉机来实施棉花采收,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好。但有一些地头、地角的棉花,采棉机无法进行采棉作业,此外采棉机难免会有一些遗漏,这时候就需要人工采棉和拾棉。一天8小时的采棉和日晒,李译的胳膊酸得抬不动,皮肤也被晒得更加黝黑,但当他看到丰收的场景,他还是非常兴奋。棉花收购工作结束后,他还买了一些棉花,制成网套寄给父母,同父母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每年的秋收,都是团场最忙碌的时候,上至团长、政委,下至连队干部职工都在农田里干活,那些在田间抢收、抢种,在植树期间抢着挖树坑、栽树的热火朝天的场面特别让人感动和难忘”。李译说:“最令我们这些志愿者感动和难忘的并不是这些热火朝天的收秋场面,而是兵团人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和对待战友真诚淳朴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李译到兵团的第二年感受的尤为突出,在帮助职工采摘葡萄期间,突然下起冰雹,志愿者们马上投入到抗灾救灾第一线,他们尽全力采取补救措施,总算为团场职工挽回了大部分损失。后来有几个志愿者发起了高烧,职工们知道后,纷纷前来探望,把自家吃的喝的不停的送给志愿者,让他们虽然人在边疆,却感觉如在家中般温暖。

秋收工作结束后,就到元旦了。团领导会组织团场职工进行文娱活动,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李译被抽到演出队伍中,进行培训、演出。两年来,李译全程参与了“农五师团歌大赛”、“农五师太极剑大赛”、“九十团职工文艺汇演”、“九十团‘放歌金秋’棉花收购政策主题宣传巡回演出”等众多文娱活动。文艺并不是李译的特长,但为了给团里的职工群众带去欢乐,他还是积极主动地表演节目。作为演出人员,他演过小品,唱过歌,参加过集体诗朗诵等等。作为每一次文艺演出的幕后工作人员,李译笑称他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舞台布置、架设灯光音响、演员服装道具、提醒演员候场站位到主持词写作再到演出结束后撤道具、分发盒饭等等,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看到李译忙碌的身影。李译说:“在九十团收获特别多,就拿文艺演出来说吧,我对每一场演出的流程都非常熟悉,不敢说可以当导演了,至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说完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通过近一年的朝夕相处,李译他们这些志愿者和团场职工群众的关系更融洽了,为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5-06 关注
校园人物推荐
  • 陈晨为他人带来帮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陈晨为他人带来帮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陈晨,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曾任扬州大学第十七届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现任扬州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团干部。
  • 校园人物 06-05
  • 孙潇一年支教青春“牵挂”一生志愿情怀
  • 彭伟扎根大山深处做守住清贫的健康使者
  • 曲拥措姆坚守初心 走出大山 拥抱希望
  • 罗刚励志青春最美妙,奋斗青春最充实
  • 罗刚励志青春最美妙,奋斗青春最充实
  • 罗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6月18日出生,安徽无为人。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
  • 校园人物 06-05
  • 董泽成扎根兵团壮志满怀的“沙海老兵”
  • 张千磊志愿服务是戒不掉的“瘾”
  • 张千磊志愿服务是戒不掉的“瘾”
  • 张千磊,男,中共党员,现任西南大学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2015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研究生。曾获2015年度中直机关节约型机关公益宣传
  • 校园人物 05-15
  • 郑国勇扎根基层十年唱响无悔青春
  • 郑国勇,男,中共党员,先后担任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法院助理审判员、大武口区检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长、
  • 校园人物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