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青春,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4-11-30 阅读:
不畏挑战,为队伍注入原动力
校啦啦操队于2012年正式成立。负责此项目的胡欣老师,是体育学院的啦啦操教师,技巧世界冠军,两个项目(技巧运动、健美操运动)的国际级健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啦啦操并不那么熟悉了解,所以在召集队员的时候只针对体育学院的学生进行招募。当时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有很多人前来报名。但是后来因为大家在训练时间上不能很好的统一,所以在2013至2015年停止了三年。从2016年开始恢复组队了,胡欣老师认为这个项目应该会被很多人喜欢,就召集了其他的老师加入他们的队伍,并且面向全校的学生进行选拔。就这样,啦啦操的队伍由原来的一个老师和几个学生发展到了三个老师和三十几名队员。
在日常训练中老师们非常注重团队的凝聚力,让这个队伍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彼此之间在遇到难关的时候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最终在赛场上他们也取得了成绩不错的成绩。在近两年的队员选拔上他们越来越被大家认可,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啦啦操队队现在共有3位老师负责管理,分别是:胡欣、赵雯青、周应宝。其中胡欣老师主要负责队伍日常管理,赵雯青老师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周应宝老师负责后勤保障。
团队合作,克服重重困难
本队伍有来自体育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文学院四个学院的同学组成。在组队初期,大家通过各种团建活动增加相互之间的熟悉和默契,很快相互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大大的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使训练效果提高了许多。由于大家都不是体育生,对啦啦操都不是很熟悉,老师们就在专业上给他们通过各种比赛的录像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啦啦操这项运动的精髓,也组织了现场观看比赛的活动,使大家更加愿意去深入的了解啦啦操文化并且参与其中,在这些活动中大家从陌生人转变为队友,最后成为像亲人一样的好友。
由于队伍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训练时间变成了啦啦操队最难解决的问题。啦啦操是一个集体性项目,所以每次训练有队员缺席的话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训练的质量和进度,所以他们只有趁大家没有课的时间来进行训练。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每个人的时间都不一样,大家的课表上都排的满满的,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就这样,队伍的最后解决的方法是,晚上课程都结束后从8点30开始训练,还有周末的时间,有时还会利用中午的时间。总之老师和同学们都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进行训练。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都为啦啦操队放弃了很多东西。体育学院的学生一天课程结束后每个人的步数都达到3万步以上,已经非常劳累的情况下依然会坚持来参加训练;老师们在平时正常的一周22课时高强度工作量的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课,牺牲自己的周末时间来上课,其中胡欣老师更是为了参加训练放弃在家照顾几个月的宝宝;赵雯青老师在校外继续深造自己报了各种补习班,因为需要参加训练,只能浪费交了钱不能去的课程。因为训练时间都集中在晚上还有周末,老师们家住的又很远,经常很晚才能到家,9点30分下课,到家都已经快11点了。每个人都在默默坚持着,为啦啦操队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样长时间的紧张训练对不管教练还是学生都绝非易事,当问到胡欣老师大家在这样紧凑的训练生活中是否有想要放弃过时,他是这样说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我相信心里面应该想过无数次的放弃。我记得有一天几个同学来找我,说他们实在是太忙了,每天都没有空余时间想休息下都没可能,他们看着他们的同学下课后或者周末的时候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出去看看电影、吃吃饭、逛逛街,而他们只能在训练馆里度过。我看着他们心里也想了下我自己的感受,我跟他们一样也没有空余的时间,每天早上出门几个月大的宝宝还没醒晚上回到家后宝宝已经睡了,就这样每天住在一个屋檐下,最长的时候有半个月都没能见到面。我也想过要放弃,但是每当我看见大家在训练馆充满斗志的样子,比赛获得冠军时脸上露出的喜悦,我心里都在想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当我把我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分享给他们时,他们眼睛里充满了眼泪,就在那时我相信他们看着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们一起沉默了好一会,大家一起开心的笑了,我们一起说了一句“我们一起加油!”。
啦啦操队伍是常年保持一周两次以上的练习的,对于今年的比赛队员们提前两个月开始加练,一周变成四次训练课,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师把训练课的次数调整为一周六次。这其中的辛苦是旁人难以想象的,训练过程中,有一小段大概5秒钟的动作,为了大家的一致性,他们重复了大概上千遍,原本计划晚上8.30分下课的,结果10.30才下课,尽管大家都非常的疲惫,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天一天的,队员们依靠着相互鼓励,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训练任务。
啦啦操是一个非常讲究团队的项目,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老师们经常会带领学生一起玩一些有助于提高信任和默契的游戏,增加大家的信任。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要为其他队友的安全考虑,让大家知道队友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老师会要求学生相互交换所担任“角色”,让大家换位思考,感受别人在做托举时需要自己的“安全感”。
在这样辛苦的训练下,最放松的时刻总是在比赛回程的途中,一路上都跟茶话会一样一路高高兴兴的,有的聊天,有的打牌,也有的一起做游戏,队员们还会在大巴里一起“开演唱会”。另外,比完赛了有一天空余的时间大家会结伴出去逛逛。
胡欣老师说:“每次比赛结束后,无论成绩的好坏我们都会进行一次聚会,有时候是聚餐,也有时候其他的娱乐活动,我们举办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发泄下赛前训练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让彼此之间更加了解,让大家有“一起上过战场的经历”。”
精益求精,追求永不止步
2012年全国啦啦操联(常州)赛第一名
2016年全国啦啦操联(上海)赛第一名
2018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第一名
2019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第一名
2019年江苏省啦啦操锦标赛第二
以上是校啦啦操队已经获得的荣誉,他们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份属于他们的荣誉,背后同学与老师们所付出的汗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当问到啦啦操队的目标时,胡欣老师用自信而又坚定的语气说道:“对于啦啦操队现在的目标,很简明——我们要走出国门,当然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学校更多的支持,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人物推荐
- 舞动青春,未来可期
- 校啦啦操队于2012年正式成立。负责此项目的胡欣老师,是体育学院的啦啦操教师,技巧世界冠军,两个项目(技巧运动、健美操运动)的国际
- 校园人物 11-30
- 用热爱诠释责任,用坚强垒铸党魂
- 有一种热爱叫做责任;有一种坚强叫做党魂;有一种工作模式叫做“五加二、白加黑”,这就是校党委在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党委组
- 校园人物 11-30
- 坚持求实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
- 健全工作机制,围绕中心提升服务大局执行力。三支部立足于履行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
- 校园人物 11-30
- 精准资助 育人为本 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 “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精准资助,精心做好资助育
- 校园人物 11-29
- 寒暑不忘初心 风雨不止前行
-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校友会办公室)下设招办、就业办、创业办、校友会四个科室。现在工作人员11人,其中1人长期借调、1人兼职从事行知园
- 校园人物 11-29
- 围绕目标任务 夯实人才软实力
- 根据“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申报标准”“学校事业发展需求”,由人事处和发规处组成的机关党委第六支部
- 校园人物 11-29
- 筑牢教育安全生命线
- 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部门行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领导班子注重将党支部建设列为各项工作的核心
- 校园人物 11-29
- 攻坚克难搞建设 凝心聚力促发展
- 基本建设处是按照学校总体规划,组织实施计划性单体工程项目的业务部门。现有在职工作人员10人,柔性引进人员2人、临时工1人
- 校园人物 11-29
- 文化育人打造校园靓丽人文风景线
- 近几年来,机关党委第十七支部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宗旨,着力落实以学校“教学、科研”为中心,做好文献资源
- 校园人物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