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2-21 阅读:
南京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前身)91届中文地理班的校友诸定国,毕业后回到家乡溧水工作至今。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方,他从一名联办中学老师成长为溧水高级中学副校长、省语文特级教师以及两个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一边教学一边培养人才,他的名师工作室里走出了10余名语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35岁之前,一位名叫胡贤琴的老师对我影响至深。在我有能力帮助别人时,我愿意成为助力他人攀登的阶梯。"
评上特级教师,他第一个告诉母校的胡老师
采访中,诸定国几次提到母校班主任、教授中文的胡贤琴老师:"我对教师情感和对教育的认识都来源于胡老师。"
诸定国第一次去陶行知纪念馆参观,学习陶行知思想就是在胡老师带领下开始的。他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铅字文章是参观后回来写的心得体会,和陶行知思想中的乡村教育有关。大学时期,诸定国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他不热衷集体活动,喜欢躲在角落里。胡老师积极鼓励他参与班级事务,"我到现在都记得胡老师拉着我在莫愁湖公园附近散步,劝说我当班长的场景。"毕业典礼当天,当时身体不舒服的诸定国无法参加典礼现场。胡老师特地赶到雨花台车站和他挥手告别,并鼓励他:"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溧水乡村团山联办初中的诸定国,一度无法找到工作的方向,出现了一段颓废期。胡老师主动写信鼓励他,没有接到回信后,胡老师还打听到诸定国女朋友(现妻子)的地址并写信告诉她:诸定国人很不错,要多多鼓励,不能颓废……事过多年,每每想起这些,诸定国都感慨良多。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诸定国终于评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他第一时间告诉胡老师:"我没有让您失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今,深受胡老师影响的诸定国,只要别人有需要,他总是像胡老师对自己那样尽力帮助别人。
全情投入,从乡村教师到特级教师的"逆袭"之路
毕业后在联办初中工作的3年里,诸定国记不清在多少个孤寂清冷的夜晚,除了和门卫师傅打招呼外,闲暇时间都是在独自看书、写稿中度过的。
"那时候整个学校只有十几名老师,我是第一个正规师范的毕业生。"置身办学资源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乡村,诸定国没有埋怨,而是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他的倡议下,一间容纳500余本藏书的图书室在校园里落成。他从列书单开始,外出采购、给书目编号、倡导开设阅读课……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1994年中考,溧水全区35所学校,他所在的学校毕业生语文中考分数名列前茅。
1994起,因工作关系,诸定国被调到当地一所乡镇学校——洪蓝镇中学工作。此后的6年,他从一名普通语文老师到教研组长、教导主任。面对教育力量薄弱的乡镇学校,全身心的投入是他唯一的出路。从早到晚都扑在学校里的诸定国,不仅要教2-3个班的语文课,还要带动同组的语文教师共同发展。诸定国在校内首次提出同组语文教师学习共享教育做法,溧水乡镇中学里第一次出现了全员定时、定点进行主题教研的情景。2000年,诸定国参加南京市初中优秀教师评比,成为整个南京地区乡镇中学老师中唯一的当选者。
2001年,诸定国顺利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并担任溧水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抱着"学校所有语文教师都要成为全区的骨干教师"的梦想,一边教书、一边自我成长还带动年轻教师成长成了他近20年工作的常态。通过努力,他自己成长为一名江苏省语文特级名师并担任溧水中学副校长。通过成立教师共同体平台,他带领年轻教师做课题、改善教学。在诸定国初中和高中两个名师工作室里,4名语文学科带头人和12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陆续诞生。
多年来,诸定国形成了扎实、朴实厚重的学科教学主张,中国知网已经收录了他160余篇论文。诸定国表示,"学习本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形成自己的建构。简单来说,教学不是告知,而是引导学生发现。"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人物推荐
- 甘为人梯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 南京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前身)91届中文地理班的校友诸定国,毕业后回到家乡溧水工作至今。
- 校园人物 12-21
- 倾心幼教事业,收获成长喜悦
- 从一名普通幼儿园老师到江苏省特级教师;从幼儿园陶行知研究会"学陶"的一员新兵到白下区陶研会副秘书长
- 校园人物 12-20
- 我成了你爱和美好的样子
- 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苏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 校园人物 12-19
- 用爱为乡村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 南京晓庄学院(原南京晓庄师范学校)86级普通师范专业校友李文进,自毕业后回到家乡南京市六合竹程初级中学教书至今。
- 校园人物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