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高平宽厚”的远方不断前行
发布时间:2024-12-04 阅读:
南京市师范学校(后并入南京晓庄学院)1990届杰出校友王祥连毕业后从教24年,他成为南京市溧水区小学界第一位特级教师,也是至今溧水区小学界唯一一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从溧水县东屏镇群力小学的一名地地道道村小教师到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蜕变,王祥连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始终追求专业成长。正如他目前所在的百年名校、溧水区实验小学的校训所指——向着"高平宽厚"的远方不断前行!
胸中有梦想,择高处而立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990年8月,年仅18岁的王祥连,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家近二十里路的一所偏远村小,原群力乡凉篷小学。凭着初为人师的满腔热情与学生时代养成并一直保持的刻苦勤奋的精神,他每天早出晚归,勤奋工作。每天一大早,他从家里带好中午需要的饭菜,骑自行车四十多分钟赶到学校;下午,放学下班后,再骑自行车四十多分钟返回家中。
工作第一年,他就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在全乡的期末统一检测中名列前茅。第二年,他就被中心校任命为该村小的教导主任。勤奋刻苦地工作,真诚用心地对待学生,自然也得到了学生与家长们真诚而朴素的称赞与褒奖。这些更加坚定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做一个好老师的追求……
王祥连工作的第二站是溧水县东屏镇群力小学。在那里工作十多年期间,他大多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每年期末在全乡(镇)的统一测试中基本保持在前两名。在1999年的全县质量调研中,由于他所带的班级优秀率高出另一平行班一倍,获得了群力小学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教学重奖。
面对简陋的村小办学条件、稀缺外出听课机会,除了大量阅读学校征订的有限的教育教学刊物外,王祥连还总结出一个独特做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校内外很多语文老师都喜欢听我评课、找我备课,时间长了,听得多了,他们都有这样的感叹:每次谈课或备课,王老师总能由这课联系到很多相关的课例、案例,信手拈来,随举皆例。在村小时,王祥连就总结了自我学习与提高的独特做法,即把当时学校多年以来存下的教学录像资料、教学光碟、影像资料找出来一一观看,细细研究。当时学校图书资料室的借阅记录中,记录最多的非王祥连莫属。
潜心做研究,寻平处而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曾任南京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的芮琼老师眼里,王祥连是那种不善言辞、内敛木讷之人,但只要一说到教学,则侃侃而谈,眉飞色舞,判若两人。为上好一节公开课,王祥连谦虚求教,不耻下问。为了准备公开课《匆匆》,他竟然准备了一月之久,反复试教8次。2003年3月31日,他在南京市课程改革现场会上执教《匆匆》一课获得好评,引发强烈反响,可谓一课成名。到溧阳实小去上《少年王冕》,到淮安洪泽去上《黄鹤楼送别》,到扬州去上《广玉兰》,到江西赣州石城去上《夹竹桃》,到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去上《春联》,到连云港去上《少年中国说》……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反复磨课与不懈追寻中,王祥连踏寻讲台上的一个个新高度。在群力小学主持南京市"十五"课题《农村小学实施语文.单元集体备课.研究》期间,每一次到县城,他都会找机会向县教研室、教科室的领导专家讨教,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回去就写文章,付诸实践。记得一次,听说县教研室到村小教学视导,王祥连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骑自行车赶去向教研员徐军老师请教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当时在场的教研室张德清主任笑着对他说:"啊,你一直追到这儿来啦!"。
从南京市”十五“课题《农村小学实施语文.单元集体备课.研究》到"语文本体""陌生化教学""言语智慧"等课题研究,到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南京市精品课题五○工程重点培育对象)《基于不同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到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用中学:小学语文用学课堂构建》及刚立项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用语文课堂教学范式建构》。每一个课题,他力求真正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切实开展行动研究。至今,他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研究文章150余篇,包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语文教与学》等。在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中,王祥连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改变,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教学主张,切实提升了专业水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把潜心研究变成居于平地的探索,变成生命中的一种乐趣,王祥连的专业发展便走上一条自觉成长的道路。当我们的教育、教学、课堂、课题、研究等真正基于学生、基于学情、基于日常实践之时,教育行为才真正找回正道,找到教育的灵魂所在。
携手共成长,向宽处而行
“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
身为教学中的领头雁,王祥连从不吝啬将自己独特教学感悟与经验倾囊相授。王祥连说:始终向上是我的人生姿态。但,如果只是独自向上,而不是携手青年教师共同进步,那么就缺少一种宽度,一种境界,一种格局。逢到省市区学科教学竞赛或有关评比,那一定是他最忙的时候。2013年的区学科带头人评比中,他为不同学校6名青年教师指导备课并助力他们同时被评为区第七届学科带头人。
王祥连把指导青年教师当作一种契机与乐趣,他认为:在这样的过程中,帮助带动他人,同时促进自我提升,实现与青年教师教学相长——共同成长。他以自己对教育事业与教学研究的热爱与痴迷,与青年教师携手共进,带领大家走向更宽广的境地。
独行快,众行远。众行致远。王祥连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从校级到区级再升格到南京市级,就是对他携手共成长,向宽处而行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的最好证明。
追求无止境,往厚处而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014年9月,评上特级教师后的王祥连将其看作一个新起点,甚至付出更大的努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往厚处积淀,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初步形成了用中学之语文教学主张,倡导与实践教育性教学。用中学强调通过‘用语文’来‘学语文’,以‘用语’习得‘语用’,变‘串讲串问’为‘学习活动’,在运用中学会运用。
“教育性教学“指什么?王祥连表示相对于”技术性教学"而言,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他对语文教学认识的升华。它强调从教育的高度实施教学,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完整的人,而不是培育某种人;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相互唤醒,是人的完满成长。"我们一定要通过教学,把所有的东西用来促进孩子完满地发展与成长,即实施‘教育性教学’,指向立德树人。"王祥连如是说。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追求无止境。现在,王祥连与时俱进,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发展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与主张,提出教学用合一的课堂教学与学科育人范式建构的新课题。
择高处立,寻平处居,向宽处行,往厚处积。王祥连,在教育路上一直向着高平宽厚更加美好的境界与远方不断前行。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人物推荐
- 向着“高平宽厚”的远方不断前行
- 南京市师范学校(后并入南京晓庄学院)1990届杰出校友王祥连毕业后从教24年,他成为南京市溧水区小学界第一位特级教师
- 校园人物 12-04
- 播下创造的种子
- 今年是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建园70周年,也是乔卉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来这里工作的第40个年头。
- 校园人物 12-04
- 纯粹构建起窦式语文世界
- 从小内向喜静的窦丽,阴差阳错地迈入了师范生行列。自称井底之蛙的她,抱着一颗爱语文、爱孩子的心,逐渐成长为小学语文界的耀眼星星。
- 校园人物 12-04
- 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
- 1986年7月,被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晓庄学院的前身)中文科录取的潘森云,算得上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
- 校园人物 12-03
- 让文学教育真正开花结果
- 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袁源接触过的人,无不被她身上独有的文学气质及体贴豁达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 校园人物 12-03
-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
- 2019新学期伊始,由温瑜老师带领的秘书专业教研室确定了学期工作目标与工作思路,其中,很有创新性的一个制度便是学业行业导师制。
- 校园人物 12-03
- 逐梦旅社
- 陶行知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志愿者,南京晓庄学院秉承行知先生精神,一直注重志愿者文化传承,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校园人物 12-03
- 汇聚起新传学子们的精气神
- 在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共有9名教师,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这就是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
- 校园人物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