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显谟先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朱显谟院士是我国近代土壤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我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土壤学家,与我国土壤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土壤学界的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初,他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地理与土壤改良研究室的副主任,一开始他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后来虽然离宁去陕西,但他学术上的影响始终熏陶着我们,使我们得益匪浅。朱先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以严谨的学风、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中国土壤学界独树一帜。

黄土高原土壤研究的奠基者

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始终是一个重大课题。朱先生从事土壤资源的调查研究着眼全国,他是《中国土壤》(1987)《中国土壤图集》(1986)的作者之一,也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朱先生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华南、东北以及西北作了大量工作,对黄土高原的研究成绩卓著。他提出了黄土降尘方式、黄土构型以及没有季风就没有黄土高原的科学论断。确立了黑垆土、塿土等黄土高原特有的土壤类型。他对黄土高原长期研究概括出来的关于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是科学研究和群众智慧的结合,也是当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指导方针。

土壤发生学理论执着的探索者

土壤发生学在土壤学领域中既是理论,又是实际问题,也是科学发展的前沿。早在20世纪40年代,朱先生就提出了我国华南红壤是古土壤、红色风化壳的残留,而不是现代生物气候地带性土壤的挑战性论点,这种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红色风化壳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朱先生也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原始土壤的学者,他阐明了原始土壤形成的阶段性,揭示了植生黏土矿物的存在,深化了对土壤形成过程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在黑龙江考察时,他提出“灰化土”中A2 并非R2O3 的淋失层,虽然现已被证实,但当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实属难能可贵。

古土壤研究的开拓者

古土壤是古环境信息的载体。黄土中的古土壤涉及到250万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条件变化的记录。1954 年朱先生首次公开发表黄土剖面中的“红层”是古土壤的论述,1958、1959年先后发表专文探讨古土壤剖面特征、分布及其形成条件,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尘、成壤、成岩是黄土—古土壤形成的特殊过程。这不仅在土壤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古土壤在古生态环境研究中经常被当作古气候的代用指标。应该说这是土壤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有机结合的范例。刘东生先生说得好:“他(指朱先生)对第四纪地质和古环境的新认识,应该说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第四纪专家。”

人为土壤研究的先驱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人为作用强度之大、影响之深,世界罕见。早在西周时代,渭河谷地、八里秦川就有发达的农业。长期的农耕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为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塿土。20世纪50 年代,朱先生对陕西省主要农耕土壤特别是塿土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将塿土作为独立的土类提出,1964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朱先生的《塿土》这本专著,对此种土壤的形成、特点和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后《中国土壤》(1978)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0)都加以引用。这种在旱耕熟化过程下形成的人为土,就像水耕熟化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总之,朱先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学习朱先生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朱先生的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10-13 关注
校园人物推荐
  • 朱显谟先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朱显谟院士是我国近代土壤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我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校园人物 10-13
  • 永远不能忘怀的老师——王建辰教授
  •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受教于众多老师,其中有一位我永远不能忘怀,那就是我在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习期间的老师王建辰教授。
  • 校园人物 10-13
  • 做国人满意的葡萄酒
  • 做国人满意的葡萄酒
  • 黝黑的脸庞,朴实的笑容,坚毅的眼神。他用20年的执着与坚守,见证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壮大。
  • 校园人物 10-13
  • 探寻七秩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 探寻七秩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有一群师生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探索校园之路,第一站来到陈赓大将的雕像,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 校园人物 10-11
  • 王万奇情系瑶乡圆梦富川永不止步
  • 王万奇情系瑶乡圆梦富川永不止步
  • 王万奇,中共党员,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5级研究生,现任校团委副书记、学院党支部书记,曾任全国学联副主席、研支团团长。
  • 校园人物 06-12
  • 张书浩践行西部让贫困儿童感受温暖力量
  • 志愿者左晓兵肩扛责任不言悔的女“铁人”
  • 志愿者李鑫以爱之名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