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李鑫以爱之名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眼睛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李鑫,男,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6届毕业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三好学生、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等荣誉、2015年度哈尔滨市呼兰区年度感动人物、校青年五四奖章。现为第18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第三中学。
一个人的故事有多长,他的梦想就有多闪亮

5岁那年,父亲因意外离世,小小年纪的他不得不挺起瘦小的身板,和妈妈一同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在同龄孩子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时,他不得不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别人放肆青春,快意生活时,他坚持以书为伴,孜孜不倦。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为了它努力的人。2012年8月,他收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这一张纸,带来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也为一个年轻的梦想插上了翅膀。从甘肃两当到千里之外的哈尔滨,从贫瘠的大西北来到了肥沃的黑土地。似乎每一步,都带着他的汗水,有着梦想的影子。

以爱之名,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眼睛

艰难的求学经历让他深知求学的重要性,也让这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孩子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坐在宽敞明媚的教室里接受教育,他却不自觉想起那些在西北落后贫穷的大山里,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孩子。他们也期待着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为了让更多的梦想发芽生根,他萌发了支教的想法。他要尽他所能,让这些孩子们也能像他一样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怀着这样的信念,大一寒假,他和几个同样有着相同志愿的甘肃籍同学将一批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师生捐赠的过冬物资带到了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四房吴乡蔺家湾小学。从此以后,藏在山旮旯里的蔺家湾成了他心心念念的地方。看到老旧的校舍、满脸稚气和纯真的孩子,对知识期盼与渴望的眼神,他情绪万千。大一下学期,在学校的帮助下,他带着筹集到的61个书包和近3万的慈善资金又回到了蔺家湾小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活动结束后,在和孩子们道别的时候,孩子们流着泪问:“阿鑫哥哥,你明年还会回来吗?”他强忍眼泪告诉孩子们:“一定会回来啊。”而他心里却在想:“明年我不仅要回来,我还要带更多人回来。”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把更多爱的力量汇聚才能有所改变。怀着这样的想法和对孩子们“我会回来”的承诺,他开始筹备和组织第二次的蔺家湾支教活动。

用青春的火焰,点亮蔺家湾的未来与希望2014年暑期,李鑫作为支教活动总执行,再次扬帆起航。他组建了一支十个人的支教队伍,并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对支教队伍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教学备课、为山村建立爱心厨房、筹集保温饭盒……因为前期筹备工作精细全面,这次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能针对不同孩子进行更好的个性化辅导,还给学校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管理思想。除了教学,他还带着队员们进行了大量的家访。有些孩子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他们就和孩子一起走。当地的校长说,“你们坐车去吧”。他们坚持拒绝道:“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都能走,我们却不能呢?我们不要成为这里的特例。”这一次,十个人,十天,十余门课程,改变了的不仅是孩子们的知识储备量,更让孩子们对大山外面世界愈发的期待。在从蔺湾回来的路上,他就开始思考着下一次的支教活动的规划与打算。考虑到自己即将毕业的实际情况,他着手考虑让支教从团队走向社团化的发展模式,最终成立了“拾暖曦光”校级支教社团。他还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支教方式——“互联网+支教”,希望未来能够实现非假期期间远程网络支教。鉴于此,他又主持和研究“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支教活动相结合的有效模式研究”课题,并获得校第八届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项目支持。2015年5月,“拾暖曦光”支教社团更是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我一次次来,就是为了一个个你

2015年7月,是他带着队员们第六次来到蔺家湾小学。此时,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开始用普通话与大家交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李鑫和他的团队总计为山区孩子讲授文化课1020节次,音体美等各类特长课程400节次,文艺汇报演出2场次,一对一心理辅导120人次,深入学生家中开展家访45户,建立一帮一联系15个,过冬衣物3000余件,电脑、文教用品、体育设施等总价值四万余元。他们的努力付出不仅对当地教育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也让众多心怀公益梦想的大学生实现梦想,寻找生活的价值。他们的事迹也深深感染了社会上的很多人,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学校师生的肯定。

遇见塔城,一个天很蓝的地方

公益的路上,只有重逢,没有再见。四年的支教经历,让他对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不想让自己的支教路因为大学毕业而终止,他想去到更远更需要的地方去做孩子们的眼睛。于是2015年9月他报名参加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并顺利入选。

2016年七月,他得愿远行,远赴新疆支教。从哈尔滨坐上去新疆的火车,他和小伙伴们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小城。6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东北到祖国的最西北,过隧道,翻群山。这一路的风景太多,思绪也太多。尽管旅途奔波,但是所见所感更加坚定了他塔城之行的决心,他把这一次活动定义为奉献和找寻自己的过程。终于,他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小城—塔城,开始了在塔城市第三中学的支教工作。

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力量。陌生的环境,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体验,并没有磨灭他热心公益,不断努力的决心与希望。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深刻体会到了一名教师背后的不易与担当。和新入学的孩子们一起军训,早出晚归,无怨无悔。遇到不适应高中生活或者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主动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调皮的学生,他晓之以理,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他的温暖给了学生们家一般的体验,他的认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了讲好每一堂课,他经常备课到深夜。因为他知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新高一的班主任,他更是早早起来看早读,忙工作。很多时候,忙完了已经是伴月而归。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位性格开朗、工作认真负责、亦师亦友的“大哥哥”。而对于他,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更是难忘的幸福时光。

梦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也许时光会记住他走过的路,也许蔺湾的孩子们会记住他们的“阿鑫哥哥”,也许这个天很蓝的小城会记住他的付出与成长,也许更多的人会感念,会触动,最终参与到其中……然后,滴水成海,用爱汇聚成最美的世界——带给更多的人。这只是一名普通志愿者的故事,却给了我们继续走下去,共同走下去,坚持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6-12 关注
校园人物推荐
  • 志愿者李鑫以爱之名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眼睛
  • 何金做简单志愿者在成长中体验幸福感
  • 上海政法学院——校友访谈
  •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财富,通过寻访校友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便汲取宝贵经验,继承优良传统
  • 校园人物 08-31
  • 陈晨为他人带来帮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陈晨为他人带来帮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陈晨,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曾任扬州大学第十七届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现任扬州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团干部。
  • 校园人物 06-05
  • 孙潇一年支教青春“牵挂”一生志愿情怀
  • 彭伟扎根大山深处做守住清贫的健康使者
  • 曲拥措姆坚守初心 走出大山 拥抱希望
  • 罗刚励志青春最美妙,奋斗青春最充实
  • 罗刚励志青春最美妙,奋斗青春最充实
  • 罗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6月18日出生,安徽无为人。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
  • 校园人物 06-05
  • 董泽成扎根兵团壮志满怀的“沙海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