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奇,中共党员,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5级研究生,现任校团委副书记、学院党支部书记,曾任全国学联副主席、研支团团长。自进入广西大学以来,他一直参与并带领同学们参与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尤其在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万奇和团队成员在国家级贫困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累计志愿服务近2万小时,募集资金及爱心物资合计26万余元,帮助留守儿童3000余名。返校读研期间,万奇难忘瑶乡儿童,发起“瑶篮计划”,筹集善款超1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相关事迹被中国青年网、人民网、广西日报等媒体报道。
其实,王万奇的志愿服务故事,还得从08年的汶川地震讲起。当时正在上课的他先与老师组织同学们有序撤离,自己在最后撤离的过程中还帮助了一位几近晕倒的老师,从晃动的楼道中成功撤离。想到震中人民的疾苦,当天夜里他奋笔写下《告全体师生书》,呼吁全校师生一起奉献爱心,共筹得善款6万余元。由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优秀表现,万奇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学生。
青春校园,锐意进取
来到大学后,万奇毅然加入学生志愿者组织。犹记得他与志愿者们前往柳州融水县东水村的大山深处,为空巢老人拍摄人生第一照。那里条件艰苦,没有地方住,他们就挤在废弃的小学里;没有水喝,他们就取山上引下来的水。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和队友们坚持为上百位空巢老人完成了拍摄。纵有太多的艰辛和困苦,但看到爷爷奶奶们捧着照片脸上露出的笑容时,万奇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虽然家境清贫,但在大学期间,万奇每个月坚持从生活费中省出一部分,累计捐款3600余元用以关爱农民工子弟爱心活动的开展。他常说,这样做或许可以给弟弟妹妹们的童年多一份温暖吧。
深入基层,勇于担当
临近毕业,万奇可签下年薪十万的工作,也可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然而他梦想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投身教育事业。2014年8月,他和7位队员一起,赴富川县开展支教工作。作为团长,他选择到条件更艰苦,留守儿童更多的富川二中支教。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和老鼠、青蛙还有手掌大的蜘蛛作斗争,但在农村长大的他并不在乎条件的艰苦,刚到服务地他就拿出一贯的服务热情。通过“圆梦大学”的爱心活动,他与县团委的老师们累计募集资金10万余元,解决了100位学子的路费问题。
在学校,他既是孩子们眼中的王老师,更是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大哥哥。富川的大山里,夜晚十分寒冷。一次查寝,万奇发现有很多孩子的床板,只有一半铺着被褥。回到自己的宿舍后,身为班主任的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决定去孩子的家里了解情况。万奇的第一次家访选择了涝溪山,凛烈的寒风,曲折的道路都没能阻挡他的脚步。到了学生家中,看着简陋的木板房,年迈的爷爷奶奶,万奇想:原来他们就是名符其实的留守儿童。后来,家访成了他和队友们的必修课。一年的时间,支教团累计家访60余次,行程逾1200余公里。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县12个乡镇,30多个村部。
家访中万奇发现:孩子们没有课外书籍,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于是万奇四处奔走,募集书籍2200余册。在此基础上,支教团为当地多所小学筹建了“梦想书屋”,在村屯中开展“周末课堂”,很好地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情系瑶乡,圆梦富川
支教的第一个冬天,万奇发现班上的学生很多光着脚丫上课,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冷得打颤。为了让班上的孩子每人能有一双棉鞋,可以暖和的上课,他马上联系大学同学寻找帮助。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万奇向一些企业发出恳求,希望他们能够伸出援手。然而,企业大都以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拒绝了他。吃了闭门羹,心里既难受又委屈,万奇流下无助的眼泪。但是想起孩子们光着脚丫,衣衫单薄,他选择了坚强。为了让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温暖,他没有退缩,他继续寻找着社会的帮助。
2014年末,在万奇的倡导下,支教团利用微博、微信发起了“关爱富川留守儿童微公益”系列行动,先后组织策划了“蜜桔义卖、暖冬行动、圆蛋计划、圆梦六一”等公益项目。这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省市1200多位爱心人士的关注,共筹集善款26万余元帮助留守儿童。
瑶篮计划,永不止步
2015年9月,万奇虽回到学校继续读研,但他心中一直放不下瑶乡的留守儿童。为了把这段西部情延续下去,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他组织发起瑶篮计划,多次深入那坡、都安等多个贫困县,与驻村第一书记对接,结合当地所需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产业。同时,万奇利用获得的2.3万元奖学金发起瑶篮计划,筹集善款10万余元,对接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多所小学,捐赠图书5300余册,图书架26个,资助贫困留守儿童12名,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摇篮般成长环境。
王万奇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感染带动了众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实践中,很好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万奇虽先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广西区优秀志愿者,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但他却常常告诫自己,唯有吃了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没有终点,青春奉献的心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