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悟收获:高举旗帜,传承薪火

作者:缪丽枫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高举旗帜,传承薪火,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实践团队成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对少数民族彝族进行采访,深入了解了彝族民族文化。感受了少数民族彝族的热情好客,火把节的壮观,以及彝族服饰的华丽。感受民族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图为彝族人们取火点燃火把。彝族最具代表特色的节日——火把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是一场盛大的篝火宴。在这次实践中,我能深刻的体会到这场节日的盛大以及少数民族彝族对这场节日的重视。在这个节日中他们会宰牛杀羊,备酒肉祭祖并搭建祭台点燃圣火。还会举办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传统节日。在晚上的时候他们会手持火把静香奔走,最后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并聚在篝火周围唱歌、跳舞。这场节日对他们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它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要为传承文化高举旗帜。图为彝族服饰。在这次实践中,我们见到彝族服饰,它很具有特色,色彩丰富,款式多样化,配有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不得不惊叹民族手艺人的技艺高超。彝族服饰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族人手工完成。彝族银饰表现了彝族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感恩和敬畏之情在彝族人民的传统思维中,他们认为佩戴银饰品具有驱鬼辟邪、延年益寿、装饰美物、祈福求神和标识身份地位的作用,因此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就觉得银饰多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并且把佩戴和使用银饰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银饰用品也被视为最高的物质理想,彝家有言:“彝族人对银的钟爱,沿着血液,渗透骨髓,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银与彝人生也相伴、死也相随”。图为实践队员与安先生的合照。时光飞逝,这次实践活动已完美落幕。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收获良多。如下是我最大的感悟: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物质文明,也要精神文明,只有物质的文明人往往是空虚的。除此之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代表一切有力的力量,文化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替,也代表着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作为青年,我们责无旁贷,无论前路如何,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现代化,高举旗帜,传承薪火。(通讯员 缪丽枫)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02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赓续红色血脉,书写青春华章
  • 汲取红色力量,要在学习感悟中凝聚力量,因此赤“承”之心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佛山市开展了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 社会实践总结 09-08
  • 感悟军垦精神,激发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