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烧肉:坚守非遗传统工艺,打造独特风味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为深入了解诸城烧肉制作的传统技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农遗新韵”实践队于2025年1月13日——2025年1月14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寻访诸城烧肉传统技艺的传承者,开启独特的寻味诸城之旅。
溯源历史,探寻烧肉技艺传承诸城烧肉技艺是潍坊市首批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追其历史可上溯至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岁月沉淀,其制作工艺不断改善与革新,制作工序极为考究,精选当地新鲜优质猪肉,使用八角、桂皮、香叶等十余种香料按比例搭配调制卤汤,卤制时精准把握火候与时间,使香料充分渗透,之后进行熏制,最终制成令潍坊游子魂牵梦绕的美味。
图为非遗工作者为社会实践队成员展示的诸城烧肉成品 赵楚菡 供图
薪火相传:与传承人的对话2025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农遗新韵”实践队队员到达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拜访诸城烧肉技艺传承人。刚迈进非遗传承人的烧肉作坊,实践队员便被满屋的肉香所吸引,在作坊中,一块块诸城烧肉烧鸡被传承人整齐的摆放在餐盘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非遗传承人热情的招呼来自五湖四海的社会实践队队员品尝卤制好的烧肉,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诸城人的热情和诸城烧肉这一特色美食的魅力。
传承人向实践队员们着重介绍了烧肉制作的关键环节——熏制。只见传承人从盘中取出一块烧好的肉,说道:“熏制这一过程非常重要,是诸城烧肉的灵魂,用果木慢熏,火候和时间都得拿捏得准准的。”说着便向实践队员们展示熏制时所需要的果木等一些列材料,讲解如何判断熏制程度,以确保烧肉得以产生独特的诸城风味。
随后传承人向实践队员们示范了烧肉的过程,从如何选取猪肉,到细致处理每一块肉,再到调配卤汤。整个过程耗时良久,传承人说:“为了保证烧肉的及时供应,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要开始准备,不然可能供不应求。”吃烧肉显然已经成为了诸城人民的习惯,无论过节与否,平日里有闲的时候便会买一点烧肉和家人一起分享。
传承人向队员们介绍完之后,由于时间问题,社会实践队队员无法在当天亲自感受一次烧肉的制作过程,但看到传承人忙碌一下午的身影,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制作诸城烧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日复一日向师傅一样坚持了三四十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拜访的最后,传承人感叹道:“诸城烧肉的传承并只不是像我这样的手艺人的事,从养猪的农户,到卖肉的商贩,再到像你们这样对非遗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大家都在为我们这门手艺的延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物流运输技术的进步,诸城烧肉得以给远在外地的游子送去一份慰藉,同时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投身新兴行业,对传统烧肉制作技艺关注甚少。工业化食品的冲击,也让传统手工烧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社会实践队队员介绍烧肉的制作 赵楚菡 供图
展望未来,传承发展访谈圆满结束后,实践队根据前期获得的调查问卷数据和本次访谈得到的成果,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细致梳理,深度挖掘访谈要点,投入到规划后续发展的工作中。如今诸城烧肉这一美食的传承和扩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传承人群体中,年轻一代鲜少投身其中,导致传承梯队青黄不接。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对诸城烧肉的关注度被海量资讯稀释,参与其推广传播的热情不高,加之宣传渠道有限,使得这一传统美食的影响力受限。
展望未来,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力。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上剪辑并发布烧肉的制作过程,吸引用户点赞、评论与分享也可以将烧肉加入网上店铺产品进行售卖,扩展烧肉售卖范围。实践队还将致力于探索诸城烧肉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鼓励烧肉传承人在乡村开设烧肉制作工坊,吸纳当地村民就业,形成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真正达成“以烧肉传承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美好愿景。(通讯员 赵楚菡)
图为“农遗新韵”实践队合照 赵淑涵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