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调研137家乡村博物馆 探寻文化赋能地方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15     阅读
“让博物馆反向‘走进’大众群体中。”
“让乡愁有物可载,有根可寻。”
“可持续性的博物馆发展模式,永存的记忆与乡愁。”
……
乡博寻记忆,传承话代际。为深入探究乡村博物馆在乡村记忆存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浙江工商大学“寻脉乡博”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入浙江省11个市区,线上线下深度调研137家乡村博物馆,探索乡村博物馆及乡村文化代际传播路径。
在实地走访中,实践团成员通过与多家乡村博物馆的展馆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品捐赠人等进行个性化访谈,了解乡村博物馆的尺短寸长,聆听其对于乡村博物馆在代际传播方面作用的真知灼见。实践团共形成了137份调研记录、20余集访谈特辑视频,与53家乡村博物馆达成“校地共建”意愿,探寻乡村博物馆生存发展之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寻乡愁印记,焕乡土记忆
传承与创新,历来是乡村博物馆肩上承载的双重命题。为此,“寻脉乡博”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场深度探索乡土文化特色的旅程。实践团队针对各个场馆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试图探寻代际传播视角下乡村博物馆的活化策略。“我想让乡愁有物可载,有根可寻。”谈及建设乡村博物馆的初衷,余姚市看云楼科举文化博物馆的负责人褚纳新如是说。其实,褚纳新只是千千万万个乡土记忆传承人的缩影,对于他们来说,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空间,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一个让人们能够触摸历史、感受乡愁的乌托邦。
如何让不可复制的乡土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各位乡土记忆传承人也交出了自己的特色答卷。“全村都是博物馆,处处都有乡愁味。”绍兴大坪头村结合乡村建设规划,打破传统固有乡村博物馆的场馆局限,建成集农耕、研学、旅游、文化交流于一身的全景式乡村博物馆。在这里,实践团成员王昕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和乡愁的旋律:“不同于那些死板的陈列,仿佛每一件老物件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如此“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景式乡村博物馆无疑为乡村博物馆的代际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活化思路。
 
实践团成员访谈宁海诗路竹韵博物馆负责人杨维炉 
 
代际传古韵,文化赋新篇
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串联过去、现在、未来,乡村博物馆在代际传播方面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地调研中,实践团成员发现,父代的参观者往往对老物件怀有更深厚的情感,他们会以故事的形式,串联物品与记忆,将乡村的情感通过对实物展品的阐释而传递给孩子。这种情感上的表达与交流实则促进了父代与子代对彼此行为的认同,加深了乡村记忆的延续。
代际传播更是借助乡村博物馆达到文化赋能的目的,实践团的大学生们对137份博物馆调研报告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乡村博物馆的发展趋向于文化赋能产业,无论是带动当地芝麻种植产业的胡麻饼博物馆,抑或是用非遗酿造酱油的鱼跃博物馆,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启用“研学+乡村旅游”的新模式,积极融入时代发展,融入到村民生活和乡村振兴中。乡村博物馆要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就要和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实现共赢发展,共同绘制乡土中国画卷。
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乡村博物馆在传承乡村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热潮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寻脉乡博”社会实践团总结典型乡村博物馆优秀经验,设计乡村博物馆发展模型,让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乡村博物馆都能在此模型中创造个性化发展方案。
厚植精神共富沃土,提升乡村博物馆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这是“寻脉乡博”社会实践团一直期望的,也是一直实践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绍兴新昌大坪头村乡愁博物馆。 
文字:王睿瑜、潘梦渝
作者:潘梦渝 王睿瑜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