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依河而治建设新生态,依文而名铸造农文旅

发布时间:2024-09-19     阅读

2020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防汛抗洪情况。

2024年7月16日,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国家级重点团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路线——巢湖学院农文旅融合发展调研”实践团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通过学习观察、人物访谈、调研交流等方式了解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县最南端,濒临巢湖,紧邻合肥滨湖科学城,东北与撮镇、桥头集镇接壤,东南与巢湖市相连,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巢湖水域60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人口5.2万人。近年来,长临河镇紧紧围绕“环湖首镇、生态慢城、文旅名镇、科创新城”发展定位,把“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任务。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走在圩上,看到水泵在呼呼转动,打捞人员在辛苦作业,几乎是每15米一个打捞清污的人员。实践团通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得知,近年来,当地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净化区”的总体定位,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科学理念,通过采用多项生态核心技术,因地制宜恢复近自然湿地,致力于构建“巢湖之肾、洪水之库、百鸟之巢”,为“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作出应有贡献。


 长临河镇政府工作人员在介绍近些年成就。吴俊喆 供图

 经过精心规划与建设,这片昔日的荒地重获新生。湿地水质清澈,草木葱郁,飞鸟成群,荷花盛开,一幅幅生动的生态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恢复了自然蓄洪的功能,还成为了南淝河的“净水器”,有效净化水质,保护巢湖生态环境。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长临河老街。清末民初,长临河老街是巢湖北岸商品贸易货物的集散地,享有皖中“小上海”的美誉,如今的老街是国家4A级景区。整街呈“丁”字形分布,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屋。顺着目光蜿蜒向前延伸,造型古朴,色彩清纯,内有“吴氏旧居”“百年邮政”“民俗文化馆”等景点。

       在民俗文化馆中,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细心讲解着古街的民俗物件,从农业用具到文化风俗,一应俱全。实践团在老街上为当地住户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群众对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真实感受。


讲解员在为实践团同学讲解。吴俊喆 供图

长临河镇建立了“江淮侨乡·六家畈”文旅小镇,小镇以“环巢湖旅游首站新地标、华东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新引擎、‘乡村振兴'的合肥样板新名片”为建设总目标,以侨乡文化为主题综合开发,致力成为集文化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而这也是实践团的第三站。

六家畈文创园的前身是1952年建造的红石老粮仓,‌这些粮仓由巢湖红石咀中采集的红石建造而成。‌这些粮仓至今保存完好,‌虽然表面有些风化,‌但整体结构依然坚固,‌成为了环巢湖地区独有的建筑景观。据文创园负责人介绍,文创园除了粮仓的历史背景之外,也成为了不少艺术展的聚集地,《合肥快跑》《幸福合肥》《社会雕塑》《中国故事》《艺术无限》等展览相继在这里展出,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书画及美术爱好者入驻。“我们这的艺术家就是我们文创园靓丽的名片。”负责人说道。


实践团成员在采访文创园负责人。马世杰 供图

实践团也跟着负责人参观了其中两个展厅,这里既有名家名画交流展出,又有儿童作品教学展出,同时也有国外艺术家经常到此交流,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实践团成员跟随负责人参观展厅。吴俊喆 供图

来到长临河镇,通过调研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古街、文创园的建设,体验文创园的特色活动,实践团了解到长临河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已初见成效,同时也提出了文创园项目走“互联网+”营销模式,拓宽单一的客源渠道,“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等建议。(通讯员 吴俊喆)

作者:吴俊喆    来源: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国家级重点团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路线--巢湖学院农文旅融合发展调研”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走进社区——红韵溯源寻访团开展红色文化宣传
  • 依河而治建设新生态,依文而名铸造农文旅
  • 春泥护花,雁行传知——中山小学西溪校区范建胜老师专访
  • 以爱为桥,助梦飞翔——老竹民族学校白向玲老师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