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军民智慧映辉煌 红军文物颂荣光

发布时间:2024-07-18     阅读
军民智慧映辉煌  红军文物颂荣光
文物无声,静立百年;文物有情,润浸岁月。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厚的深意,饱含着一代人独有的记忆与深情,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红军战士们所使用的木枪,能看见军民们巧计制作的千百种地雷,目睹威武雄壮的九环大刀展露其锋芒……这一切莫不是军民智慧的体现,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独特写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红色文物,感受它们的过往“风采”!


01红缨枪显巧智,军民心铸辉煌
抗日故事,感悟智慧
在红色文化场馆,保存着一把来自抗日战争时期的红缨枪。斑斑锈迹难掩昔日寒光凛凛,这一把红缨枪映照了那一段烽火岁月。关于这个红缨枪,还有着有趣的故事:1939年2月,第二次长生口战斗,我八路军叶成焕772团就抓到一个日军俘虏,俘虏口中说道:“你们的武器先进,‘长剑’厉害 。而且我也被‘长剑’击伤了。“
 

展馆内所藏红缨枪
 
红缨巧思,制胜之道
其实日军俘虏口中所说的就是红缨枪。日本人之所以害怕红缨枪,首先是因为在肉搏战中,长兵器存在着显著的优势。在近身的战斗中,红缨枪的威力强于刺刀;再加上红缨枪的制作十分简易,将矛头和木杆套在一起便能够制作完成,因而其易于锻造而且红缨枪使用是非常简单的,稍微训练一下就能速成,还可以多人配合作战。
红缨枪作为热兵器时代的特殊存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见证了伟大的抗日军民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不朽精神,也体现了军民一心的磅礴伟力与巧思智慧。
 

02石雷智牵敌力,巧策共筑防线
红色文化场馆里还存放着抗战时期的许多地雷,各种各样的地雷不仅是峥嵘岁月的见证者,更是军民并肩作战、智慧结晶的璀璨展现。
出奇制胜,创造石雷
日军的地雷探测仪能够检测我军埋下的地雷。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民兵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地雷探测仪能探测金属,难道也能探测石头?于是山东海阳民兵赵同伦、赵守福等人就地取材,他们将山上的花岗石砸成圆球或方块,在中间凿出直径三四厘米的装药孔,把木炭、火硝、硫黄按比例搭配,用石碾子碾成面儿,在大锅里炒匀后灌入孔中,再插上起爆管,研制出了石雷。
当时,民兵们编了顺口溜,对石雷进行推广宣传:
赞石雷
一块青石蛋,当中凿个眼
装上四两药,安上爆发管
黄土封好口,弦子拉外边
事先准备好,到处都能安
鬼子来扫荡,石雷到处响
炸死大洋马,留下机关枪
保卫老百姓,保卫公私粮
石雷真顶用,大家赶快装
 
开拓创新,研制新雷
石雷出现后,日军的地雷探测仪失效了,将原本只需要十几分钟的路程延长到数小时,我军还会使用假雷来干扰日军的行军,为我军战士们延长了支援时间。军民门不仅研制了石雷,还研制了子母雷、“仙人脱衣”雷、“土化学雷”等多种地雷,极大牵制了敌军的有生力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3九环刀映智勇,军民智绘胜章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中国军队面临着武器装备陈旧、弹药供应紧张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刀作为一种传统而实用的冷兵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弥补装备劣势的重要选择。九环大刀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武器。九环大刀的刀身上有9个铁环,这些独特的铁环,蕴含了多重精妙的作用,是我国军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我们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环奇力,从武制敌
铁环能够调解重心,增加劈砍杀伤力。当战士们用力劈砍时,大刀上的铁环会在惯性作用下向前甩出,刀的重心会往刀头的方向偏移,从而增加劈砍杀伤力。
 
九环巧智,从心制胜
铁环在战场上发出的响亮清脆的声音能够增强战士们的信心,提高我军的士气,也能震慑敌军,动摇他们的战斗意志,在心理层面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这些珍贵的文物,犹如璀璨的历史明珠,不仅镌刻着抗战时期的辉煌与沧桑,更是军民智慧的光辉见证。馆内陈列的各式抗战器械,从实用的红缨枪到精巧的石雷,再到九环大刀,每一件都凝聚着军民并肩作战的创意与汗水,它们以静默的姿态,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中不屈不挠的抗争故事。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它们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用智慧和勇气续写属于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编辑:滴水行动之星火微光团队
 
作者:郑雨欣    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防城港地域文化探秘记:广西大学生青年团的足迹
  • 耕耘沃土绘愿景,产业蓝图展新程
  • 耕耘沃土绘愿景,产业蓝图展新程
  • 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那良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大米加工中心、谷物烘干中心以及食品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入
  • 大学社会实践 07-18
  • 军民智慧映辉煌 红军文物颂荣光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丨登乌山巅,忆革命魂
  • 感受“竹之韵”:浙农林竹研院实践团开展“咏竹画竹”课程
  • 悦龄童梦筑爱行:阜阳师大外院学子的温情夏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