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心存大爱 育人铸魂

发布时间:2024-12-24     阅读
赵彦彪,男,1982 年出生,2007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吉林省电台新闻中心任记者、外景主持,现为新闻传播学院专业骨干教师,自从到新闻传播学院工作以来,始终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两次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南京晓庄学院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被评为暑期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多次获得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作为民盟盟员,积极参政议政,服务社会,获得南京市民盟优秀盟员称号,从教十三载,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做一个有师德的教师。

一、心存大爱,尊重学生

赵彦彪老师对教学工作充满着热情,他认为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接的帮助。教师的工作实践使他认识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爱心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赵彦彪老师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绝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教师在各项工作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灵。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他善解人意,幽默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地缺点、错误。同时,赵老师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赵老师严格要求,成为他们的师长,在课余与他们平等相处,是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学生们都亲切的称呼赵老师为“彪哥”。17 广编2 班芮沁同学说:“平时彪哥就很认真负责,我们拍的每一段素材都会认真去看,提出意见,让我们尽可能修改完善。有一次,我们在获奖后需要去江西参加一个颁奖典礼,赵老师也一起去了,他一直很细心也很照顾我们,跟我们耐心地讲解流程和注意事项,尽可能的帮我们把事情都安排好,让我们特别踏实安心。”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职

赵彦彪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政策。他长期战斗在教学一线,把上好每一节为己任,年均完成课时300 多学时,课余时间不计报酬,指导学生各种实践创作,并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从教十多年,他指导的学生作品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几十项,其中2013 年指导作品《老房子与老人》获得西部大学生国际电影节一等奖,2016 年指导作品《手机拍出最美的旅行》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017 年指导作品《胡阿姨》、《推》获得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18 年指导作品《济沧海》获得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纪录片专业组一等奖,2019 年指导作品《木画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纪录片专业组一等奖。17 广编2 班芮沁同学回忆,2019 年彪哥指导我们的作品《青石记忆》,当时做这个作品是为了提交他带的专题片创作课的期末作业。我们本来想做的是关于一位京剧老师的专题片,但是因为出了点问题,后期老师没有时间了,然后我们更换的选题。我们自己再次确定选题后,根据彪哥的建议缕清具体思路,然后我们去拍摄,选择了高淳老街作为研究和拍摄对象,想通过对老街的历史、建筑、人文环境、美食等方面的研究,让更多人知道一座古建筑背后的历史重要性,从而对积极保护历史遗迹进行宣传。彪哥从我们开始选材,到拍摄素材,再到最后剪出成片,都进行了指导。我们拍摄了许多杂乱的素材,当时对剪辑没有思路,彪哥及时跟我们讨论了几种方案,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在粗剪过后,他也仔细地去看我们的片子,提出了有效的建议,让我们的作品更加成熟。最后这部《青石记忆》还荣获了首届牡丹亭微电影盛典暨第五届万峰林微电影盛典高校单元一等奖。

教学中他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每一节的教学活动中来。18 网媒1 班廖彩怡仍对上课模式印象深刻——“彪哥会让我们按照小组坐在一起,有一次让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镜头知识点的分享,以自己的方式分享知识,让学习形式更加的多样化课堂更加活泼!而且还会让我们与隔壁班互相评价拍摄的MV,互相交流学习,我觉得非常有趣。”让学生有目标有目的的完成每一次实践创作,这种“教法活、训练实、重启发、育能力”的教学风格,获得同行的好评、学生的欢迎。

张扬个性,发展学生特长。赵老师不会刻意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标准,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以及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授课,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释放,“因材施教”是赵老师对教学方法最好的总结。

除此之外,赵老师还连续多年组织参加暑期支教活动,传递行知大爱精神。“到了云南的大山深处其实会发现那边的乡村教育还是有很多问题,其实在乡镇上他们的条件很好了,但是到了村这个级别他们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就比较单一和匮乏,其实这样的学校很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们短期的支教活动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想如果能一直坚持,大家都行动起来,会有一些改变的。当问起为何坚持多年时,他这样说,“从和参与支教的队员相处角度来讲,我觉得每一次支教活动对参与者本身以及这个团队建设意义也很大。大家会很好的形成一种凝聚力,具有团队精神,其实大家也发现,现在的学生最求个性,追求自我,这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少了一些团队精神,所以每次组织参与这样的支教活动大家都会有很深的感情在,毕竟一起吃苦一起欢笑。其实包括现在好多毕业多年的学生我们在聊天或者交流的时候都会想起支教那段日子。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说,走出去,可以接触很多地方的人与风情,对我们的作品创作有很多帮助。”

三、厚积薄发,教研相长

赵彦彪老师教书育人的同时,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坚持积极踏实的进行科研工作,力求探索学科的前沿新知,提高学术水平,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赵老师主持完成各类科研教研课题多项,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微电影与城市意象传播研究》;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进入多屏时代高校微电影创作研究》;主持完成校级教改课题《基于“互联网+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编导专业开放实验教学研究》及《传媒专业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研究》等项目。与其他教师合著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影视艺术摄像实验教程》一部,并完成配套的视频内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 篇,其中核心期刊3 篇。

赵彦彪老师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开拓创新的钻研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师生做出了表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人物推荐
  • 心存大爱 育人铸魂
  • 赵彦彪,男,1982 年出生,2007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吉林省电台新闻中心任记者、外景主持,现为新闻传播学院专业骨干教师
  • 校园人物 12-24
  • 平凡细微处彰显教师的价值
  • 邱明娟,担任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教研室主任十几年,长期承担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 校园人物 12-23
  • 以三个意识一种精神建构优良教风
  • 胡振龙,男,1963 年生,教授,文学博士。原任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曾获评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师,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 校园人物 12-23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 从教二十余年,华发已生,谨记以信任学生为基,以拓展学生思维为枝,以养成学生“爱学习,会思考,勤实践,做真人”为果。
  • 校园人物 12-23
  • 掏出心来静待花开
  • 掏出心来静待花开
  • 1990年毕业于南京教育学院(2000年,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合并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南京晓庄学院)
  • 校园人物 12-23
  • 行知路上盛开的一株君子兰
  • 1983年,农村娃金立义抱着转户口、"跳龙门"的想法,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了普师班学生中的一员。
  • 校园人物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