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法援·普法:征程正当时 ——记武汉大学“普法零距离,法援暖人心”法律援助制度调研与普法志愿服务实践队实践事迹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一、实践主题
在法治中国的背景下,2021年司法部发布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规划》明确了在“十四五”期间的八大目标,其中“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推动法律援助法推实施成为两大关键任务——普法规划的完成要求公民的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以及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得到显著增强,从而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而法律援助法的推动则聚焦于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健全,要求实现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的全覆盖,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强化质量监管,完善配套制度,以及完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
深刻理解到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在构建全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实践队基于两个方面,开展法律援助实施情况的调研和普法相关的志愿服务,期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志愿服务的行动指南,将调研理论融入到志愿实践中,对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精准化的普法服务,助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法治中国和平安中国的实现贡献青年力量。
 
二、实践风采
 
四川成都:深触特殊群体情,精耕普法入人心
 
1.主要做法:
深入调研先行,针对需求普法
实践队在四川成都深入多个机构,对《法律援助法》援助的特殊群体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实践队首先前往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开展了包括庭审观摩、“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参观以及“法治茶话会”在内的多种调研活动,与四川大学的法科学子聚焦“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主题,深入探讨了救助资金来源、救助标准以及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衔接问题。通过与法院领导及法官的交流,实践队成员对法律援助的实务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如何运用法治力量援助弱势群体进行了深入思考;实践队来到成都市双流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座谈形式深入了解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实践队在谈及法律援助的社会参与时了解到,虽然考虑到案件处理质量一般不会轻易任用志愿者,但未来将考虑与各大高校法律援助中心合作,让高校学生参与法律援助过程中;实践队来到成都市双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了解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相关工作,通过旁听庭审、参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学习劳动监察与仲裁实务操作,了解多元化解联调机制。与当地干部的深入交流中,实践队员就法律援助多元化参与主体的角色与作用、如何提高服务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让队员更全面地了解了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基层发展状况,感受到了劳动争议法律援助中的痛点和难点。
 
在深入了解各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后,实践队针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在成都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法治教育基地,实践队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切入点,强调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支持,即使面对犯错的未成年人国家也绝不放弃他们;向未成年犯介绍《法律援助法》未成年人相关条款,科普经济困难的未成年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来获得及时的法律支持和保护,并以成都市司法局为例,讲解“容缺”服务,允许申请人先办理手续后补充资料;结合案例,以苏全案为例强调了未成年犯悔改与回归社会的重要性,给予在押青年积极的鼓励与引导;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在押青年和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了未管所普法教育的形式与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希望为未来的普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实践队还联合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律法启明,让爱无碍”的《残疾人保障法》的普法活动;在特教中心特聘教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聚焦残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学习了如何用手语进行普法,力求在保障普法宣传的专业性和质量的同时,提高其温度和高度,确保特殊群体能够平等地获取法律知识,融入社会。
 
 
  • 亮点特色:
深耕特殊群体,人文关怀温暖
实践队在四川成都的法律援助调研与服务中,将焦点集中于特殊群体的需求洞察。通过深入调研,实践队不仅全面掌握了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运作机制,更深入了解了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残疾人、经济困难群体在法律援助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与挑战。在服务特殊群体的过程中,实践队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将法律援助视为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桥梁。无论是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与鼓励,还是对残障儿童的耐心与尊重,我们都力求在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同时,传递温暖与希望。
 
  • 实践成效
解决群体需求,创新形式内容
实践队在四川成都的深入调研与精准服务,有助于提升特殊群体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融入能力。通过与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直接互动,不仅针对性地解决了他们的法律需求,更在人文关怀的引导下,增强了其社会归属感。创新的服务模式,如手语普法、案例教学等,不仅丰富了法律援助的形式,也提高了服务的精准度与效率。此外,实践队调研到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合作探索,为法律援助体系的完善与社会参与的深化提供了新思路。
 
 
湖北十堰:调研广纳法援策,理论实践乡间行
 
1.主要做法
法援普法同行,推进公法建设
实践队在包括湖北省司法厅、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法院、十堰市检察院湖北省的十堰市多家司法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对《法律援助法》的实施情况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等问题展开了细致的探讨,重点关注了十堰地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整体状况,揭示了法律援助资源分配不均、经费保障不足、公众认知等多维度的挑战。此次访谈的调研成果不仅深化了实践队对法律援助制度的全面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为后续的志愿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在实践队的调研中未成年人作为《法律援助法》的援助对象被多次谈及,诸如未成年人队普法认知不足等诸多问题。此后,在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龙泉村,武汉大学法学院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这一活动正是对前期调研成果的直接应用与转化。实践队员们将调研中发现的公众认知需求融入到宣讲内容中,通过法律概况、法条解读、案例分析以及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使法律援助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知识深入人心。队员们精心设计了案例教学环节,如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纹身纠纷等,不仅让听众对法律的实际应用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深化了他们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重要性的理解。
 
 
 
2.亮点特色
内容扎实深厚,理论转化实践
 
实践队成员不仅在调研中展现了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普法活动。在对十堰市多家司法机构的深入调研中,队员们不仅关注《法律援助法》的实施情况,还细致探讨了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等问题,尤其是聚焦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展现了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在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龙泉村开展的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正是实践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体现。队员们将调研中发现的公众认知需求,如未成年人对法律援助的了解不足,融入到宣讲内容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这种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不仅丰富了宣讲内容,也增强了其教育意义和影响力。
 
3.实践成效
践行社会关怀,弘扬实干精神
    实践队在湖北省的实践活动,令法学生与一线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法律援助这一议题上达成深入交流,加深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实践队员通过各媒体对本次实践进行大量宣传,扩大公众对于法律援助制度的内在认同和深入思考。这不仅深化了实践队员对法律援助的理解,更体悟了普法宣传的社会责任。此次活动响应公众呼声,聚焦地方法治需求,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新时代法律人的实干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社会关怀的积极践行者。通过访谈、宣讲、咨询等多种形式,同学们用行动丈量法律权威,传递社会关怀,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生动实践。
 
 
湖南岳阳:抗洪一线显担当,为民普法情更长
 
  • 主要做法:
结合实际需求,切实为民普法
2024年夏季,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遭受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洪涝灾害,这场灾害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实践队迅速响应,组织了一场以“防洪救灾”为主题的专题普法讲座,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援助,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灾后重建中的各种挑战。
 
讲座全面回顾了平江县洪灾的全貌,通过详实的数据,包括受灾人数的统计、基础设施的损毁程度以及农作物的受灾情况,深刻揭示了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实践队成员深入剖析了洪灾背景下各类法律问题的应对策略,内容覆盖了财产类和人身类两大领域,旨在为受灾群众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
财产类法律问题中,实践队成员详细讲解了洪灾导致的合同无法履行、租赁房屋损毁、遗失物拾得、私人财物被征用以及哄抬物价等情况下的法律处理方式,帮助受灾群众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人身类法律问题,实践队探讨了在传播谣言、紧急避险过当、见义勇为导致损失、雨天驾车溅水以及特大洪水期间上班途中受伤等情况下,如何界定和承担法律责任,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实用的法律指导,帮助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有更加清晰的应对思路。
 
 
  • 亮点特色
贴近群众需求,深入互动答疑
实践队紧密结合平江县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以防洪救灾为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实践队队员根据洪灾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针对灾害中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和解答,为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这种针对性强、贴近群众需求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在进行普法主题讲座时,实践队采用“队员讲授+观众提问”的形式,给现场群众提供了进行法律咨询的机会,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现场群众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与互动,是一次较为深入的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在实际的普法实践中,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倾听、解答群众提出的一些法律问题,提高了现场应对能力与专业素养,加深了对于基层普法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对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为之后的普法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
 
三、实践成效
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群众权益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广大群众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法治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更加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遵守法律规定、履行公民义务。这种法律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还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实践队队员结合洪灾发生的背景,通过专题讲座为群众解答了许多洪灾导致的实际法律问题,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还针对群众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为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法律工作中去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 语
从成都到十堰,再到岳阳,武汉大学“普法零距离,法援暖人心”法律援助制度调研与普法志愿服务实践队的足迹,不仅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坚实步伐,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展望未来,法治中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法律援助与普法工作仍任重道远,我们依然在路上,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继续秉承初心,深化对法律援助制度的调研,更要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创新普法形式,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建设法治中国和平安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实‘赣’红色路,廉心筑梦行”:一场青春与信仰的红色之旅
  • 泉海学子实践宣讲: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 电波传讯忆长征,风雨解码铸今朝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东南大学:弘扬传统文化,传唱昆曲新声
  • 中国红,引领生态绿
  • 2024 年7月1日,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刘集村展开了为期 3 天调研。通过实地走
  • 社会实践总结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