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院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的基本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科技创新前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实地考察、深度交流、技术探索等形式激发创新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共组建3支A类社会实践团队:“智慧矿山·绿色能源”赴煤炭类企业专项社会实践团、与机械学院联合组队的“红心向党筑梦想,践行使命敢担当”党史学习实践团和“代码青春·智慧启航”社会实践团,23支B类社会实践团队分赴煤炭企业、革命老区、企业单位、工业园区、科研院所、乡村农田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用实践展现青春风采。
二. 实践内容和特色工作
在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中,团队聚焦于“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深度探索与实践,依托专业优势,深入多家矿业企业,见证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煤炭开采、运输、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1.智慧探源:深入煤矿,触摸科技脉搏
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接触煤矿智能化控制中心,亲临一线体验煤炭从开采到加工的全流程,聚焦安全管理与环保举措,观摩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系统运作,感受科技在提升生产效率与保障环境可持续性中的重要作用。
2.对话先锋:共话煤炭行业新蓝图
通过与企业管理者的座谈交流,了解煤矿人才生态,探讨人才培养、职业规划与员工关怀的创新模式。

通过与当地工人交流,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到5G、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如何深度融合于传统产业链,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

三. 社会实践成效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一次对自我能力与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与提升。经过数日的深入调研与实践,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1.技术认知的深化与拓展
通过实地考察多家企业,我们见证了计算机技术如何渗透并革新传统产业。从智能矿山到数字化农业,从物联网应用到大数据分析,我们深刻理解了这些前沿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拓宽了我们对计算机科技应用的认知边界。
2.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
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参与了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科研工作,还与企业员工深入交流,了解了行业动态与技术前沿。这些活动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职业规划的明确与调整
通过与企业界人士的互动,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这促使我们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调整,明确了个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这对团队成员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