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倡导垃圾分类理念,响应环保号召,推动垃圾分类“新常态”,共建美丽文明城市,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绿水青山润万物”社会实践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指示,团队围绕“践行微圾分,共创水源净”的主题,于6月5日—6月21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街道开展垃圾分类调研和垃圾分类志愿科普科普工作,在调研中服务群众,在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讲知识,广宣传,做实事。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切实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垃圾分类宣传贡献力量,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写下生动注脚。
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解自制的垃圾分类科普展示板与海报,形象生动地为居民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意义和举措,鼓励大家树立绿色文明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宣讲过程中,社区居民也积极互动,表达了对此类活动的赞赏和支持。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和垃圾分类调查问卷。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该社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完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业主群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社区经常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该社区居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较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活动过程中还设置了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居民们积极参与了垃圾分类采访赢奖品、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互动游戏,在娱乐中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树立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接下来,“绿水青山润万物”垃圾分类实践项目将继续秉持“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理念,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不断扩大知识宣讲范围,以此展开有关垃圾分类和水资源保护的各环节活动,以自身实践辐射到更为广阔的群体当中,让绿色、低碳成为我们的时尚追求,让垃圾分类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争当美丽城市的建设者,守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