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23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年稻香探访线下实践小组前往此次三下乡活动的目的地——河姆渡遗址。在对稻作文化进行了实地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对河姆渡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1993年5月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由出土文物陈列馆、发掘现场展示区、原始生态园及田螺山遗址现场馆4部分组成。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分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两部分。而博物馆分为序厅、沧海桑田、日出而作、湖畔人家、心灵之声和河姆渡猜想六个部分,每个展厅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先民的生活以及优秀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我们首先前往出土文物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在大厅中央的两个三棱柱状的河姆渡遗址地层模型,同时在地层模型中镶嵌着许许多多的文物模型。这个地层模型以两次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四个文化层为标尺,分为前后连续的四期文化。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幅原始树林的图像,据讲解员介绍,七千年前的杭州湾南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与现在的海南岛以及两广地区相近,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鹿角、犀牛臼齿和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金枪鱼脊椎骨等可以证明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我们此次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稻作文化的调查。在日出而作这个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与水稻有关的工具以及稻谷出现的证明。稻谷堆积层和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谷粒表明河姆渡先民以稻米为食物,而出土的带索骨耜,骨镰,骨鱼鳔,木杵等等都可以说明当时的河姆渡先民已然具备了耕作工具、收割工具以及脱壳工具等等,也就是说当时的水稻种植具备了一套相当成熟的体系。原始村落周围的河湖沼泽边缘,用骨耜开垦出的成片水稻田,表明当时的稻作已发展到“耜耕农业”阶段。这些出土的文物让我不禁感叹河姆渡先民在稻作文化上的智慧,这些文物已经有了现代农耕工具的影子,而在展厅中复原的河姆渡先民的耕作生活其实也与现在农民的耕作相近。在观赏文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也穿越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先民身边,他们日出而作的耕作生活也逐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我都挺佩服河姆渡先民的,特别是在雕刻以及陶器的制作上,有着他们自己的审美。可以说,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仍能感受到河姆渡先民所制作的各种生活用具和人体装饰品的美。其中的龟形陶盉、猪形方鉢、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等等都让我连连惊叹,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蕴含着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而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表现了对太阳及鸟的崇拜。
除了出土文物陈列馆,我们还前往了发掘现场展示区和原始生态园,在这些区域重现和复原了河姆渡先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发挥遗址的展示、教育和休闲功能。穿梭其中,我似乎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体会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总而言之,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收获满满。原本对于耕作文化只有表面了解的我现在有着更深的理解。我希望作为农科学校的我,作为农业大国的我们能够好好去感受和了解耕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