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西农学子探访江南地区稻作文化实践有感

作者:沈文华 来源:沈文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这些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诗句道出了先辈们对稻作农业的深厚感情。自从初中学习了解河姆渡文化之后,我对稻作文化的探索这个课题就抱有了浓厚的兴趣。很幸运的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稻作文化,更好地传承先辈们对稻作农业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稻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何为“血脉”,即稻作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推动力,没有“稻”,就没有现在蒸蒸日上的农业大国。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石。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强盛都离不开农业。而稻作农业又是农业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探索稻作文化,是我们这些后辈们的应当且必须肩负的责任。只有我们重视稻作文化,并且付出行动去保护与发扬它,稻作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江南一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浙江更是稻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上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都见证了水稻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从小在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之下,对稻作农业有着亲切的感情。我不仅看过父辈们种植水稻,还亲自下田,进行除草、插秧、播种,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每个步骤都是一门学问,它们的每一次改进,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都是他们辛勤劳作、挥汗如雨之后的经验总结。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工协作的模式,线上主要进行稻作文化资料的搜集和网上调研,线下主要前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前,我们进行了资料搜集,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河姆渡遗址稻作农业的新思索。河姆渡稻作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骨耜,骨耜是兽骨制作而成的,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多种类型,有些类型还有亚型。骨耜的用途,除了日常耕作外,还有加工动物皮毛,深入挖掘土层等,骨耜的加工细节和它不同的用途,足以见得先辈们的智慧。河姆渡人以陶釜作为主要的炊煮器,它的用途相当于现在的锅,用陶钵作为盛粮食的容器,它的用途相当于现在的碗。通过对同一文化层的陶釜与陶钵容量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当时稻作农业的地位和发展状况,并间接反映人们关系的变化。比如陶釜的容量如果近似等于陶钵的容量,说明一次炊煮只能满足一个人的饮食,大家各自为炊,没有形成“家”的概念。如果陶釜的容量远大于陶钵的容量,首先我们能看出稻作农业的地位提升,而且一次炊煮能满足多人的饮食,反映出“家”的概念已经萌芽。仅仅通过对陶釜和陶钵容量的分析,就能得出如此多的信息,可见如果我们深入考察河姆渡遗址的各种出土文物,我们将对稻作文化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当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原因,我们主要是对已有的数据与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
数千年之前,在生产力水平如此低下的状况下,先民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水稻种植体系,再结合猎食、饲养动物等方式,满足了他们饮食方面的需求。根据地理环境巧妙设计和建造的干栏式建筑,也展示了先民们独特的创造力。起源于数千年前的稻作文化,经过一代一代先辈们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至于今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该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继续探索与发扬稻作文化,让这种优秀文化源远流长,造福子孙后代。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29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华师学子三下乡:于苏区实现理想,在盛夏绽放青春
  • 广东工业大学赴兴宁市径南镇实践队|探寻径南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