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竹山县龙王沟村的童伴之家,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如春风拂面,温暖而动人。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沂脉相承,青聚理响”宣讲团成员徐镯瑜,带着对沂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孩子们的热忱关怀,跨越山川湖海,来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之旅。
宣讲伊始,宣讲人徐镯瑜亲切地向孩子们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宣讲团的背景。她用温柔的话语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原本有些拘谨的小朋友们逐渐放松下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名字和喜好,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亲近感。

随后,宣讲人徐镯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沂蒙精神的起源,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当她提到李祥栋爷爷的小诗时,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敬佩的光芒。一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站起身来,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朗读着李祥栋爷爷的小诗。他的声音虽小,却饱含力量,仿佛穿越时空,将那感人至深的故事重现于眼前。其他孩子们也被深深感染,纷纷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沂蒙精神的伟大,宣讲团精心准备了小剧场《沂蒙母亲:王换于的爱与坚守》。孩子们对这个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报名参演。经过一番挑选,七位小同学脱颖而出,他们手拿剧本,认真地投入到了角色中。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声情并茂,将王换于奶奶的无私奉献和沂蒙人民的坚韧不拔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表演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和好评,仿佛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触动着大家的心弦。

表演结束后,徐镯瑜邀请扮演王换于奶奶的小演员和扮演旁白的小演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用纯真的语言表达着对角色的理解和对沂蒙精神的感悟。扮演王换于奶奶的小朋友说:“我觉得王奶奶很伟大,她为了大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我很敬佩她。”扮演旁白的小朋友则表示:“通过这次表演,我明白了沂蒙精神不仅仅是勇敢,还有坚持和奉献。”孩子们的分享真挚而感人,让人不禁为他们的成长和感悟而欣慰。

在宣讲的最后,宣讲人徐镯瑜进行了总结发言。她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对祖国未来的花朵们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孩子们,沂蒙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希望你们能将这种精神铭记于心,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行。愿你们都能成为新时代的小小英雄,用爱与坚守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孩子们被深深打动,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场宣讲活动虽然短暂,却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也让我们看到了传承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会带着沂蒙精神的滋养,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