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年学子深度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解水仙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价值,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匠心筑梦,非遗流芳”实践队赴漳平市南洋镇,开展水仙茶非遗调研活动。
第一站:南洋镇人民政府 实践队抵达南洋镇人民政府后,南洋镇的陈鹏副书记向实践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南洋水仙茶的种植规模、生长环境等情况,分享了其产业发展现状,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还阐述了线上线下多元的销售方式,让实践队对南洋水仙茶产业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知。
第二站:梧溪村茶廊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梧溪村茶廊及北寮村茶主题公园。梧溪村茶廊设计古朴,与茶文化元素融合。木质廊柱挂有与水仙茶相关诗词,壁画呈现水仙茶种植、采摘、制作流程,展现其悠久的历史。
第三站:北寮村茶主题公园 来到北寮村茶主题公园后,陈鹏副书记向队员们介绍水仙茶品种特性,以及梧溪村因独特地理、气候条件,成为优质产区的历程。陈副书记指出,伴随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北寮村发展茶旅融合产业,吸引游客,带动了当地茶叶销售与经济发展。
第四站:漳平市四方君茶叶有限公司 在漳平市四方君茶叶有限公司,非遗大师沈添星及其子沈达铭接待了实践团队,详细阐释了漳平水仙茶的制作流程。从鲜叶采摘时对茶青嫩度、采摘时机的严苛要求,到萎凋阶段对温湿度的精确调控,再到做青、杀青、揉捻、造型、烘焙等一系列繁复工序,每一环节皆凝聚着深厚技艺与匠人们的心血。实践队在沈氏父子引领下参观了茶叶制作车间,实地观察了现代设备与传统手工技艺融合的生产作业,深切体会到传统工艺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
第五站:漳平市士安茶厂 随后,实践队抵达漳平市士安茶厂,谈及销售模式,传承人张士安介绍到,公司在稳固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如与各地茶叶经销商、茶馆建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线上销售途径。他认为,善用新媒体平台宣传至关重要,通过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展示水仙茶制作流程、独特风味及背后的茶文化故事,能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第六站:漳平岩芳水仙茶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兴裕分享了目前漳平水仙茶的销售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漳平水仙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与日俱增,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国内各大茶叶市场站稳脚跟,还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电商平台的兴起,更为销售增添了新动力,线上销售额逐年攀升。
漳平水仙茶行业协会会长陈清木,始终致力于推动茶旅融合。“我们通过开展开采节、斗茶会等活动,成效显著。”陈青木介绍道。开采节吸引游客体验采茶,感受茶园生机;斗茶会汇聚各地茶企与高手,提升了漳平水仙茶品牌影响力。这些活动搭建起茶农与茶商交流合作的平台,吸引游客,有力促进茶旅融合,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助力茶文化传承。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入理解了漳平水仙茶从制作到销售的完整产业生态。不仅提升了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增强了传承和推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未来,实践团队将通过多种形式,如新媒体宣传等,积极传播漳平水仙茶文化,助力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