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东北农业大学“寻乡问锦”——壮族非遗文化探究实践团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9-22     阅读
近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我国一批热心于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青年组成的——“寻乡问锦”社会实践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壮族非遗文化与文旅发展策略研究”项目。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希望深入了解壮锦的传承发展现状,结合壮锦非遗与壮族文化,将传统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结合,让非遗“活”起来,让文创“美”起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一、深入调研,感受壮锦魅力
实践伊始,实践团来到了广西桂林泗水乡,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参观学习了当地壮锦艺术和相关壮族非遗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不同刺绣的纹样风格、色彩和历史渊源,亲身参与了壮锦的制作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壮锦编织的艰辛与魅力,记录下了珍贵的壮锦非遗技艺。
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之旅让实践团成员深感其不仅是一座展示民族文化的宝库,更是一扇了解广西多元文化的窗口。
 图1-1广西民族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民族服装色彩斑斓,图案生动,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精美造型和细腻花纹展现了壮族先民的智慧和纺织工艺的传统古朴,散发着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1-2广西打卡点——壮锦壮族服饰
一件件精美的壮锦、铜鼓、茶扇等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它们巧妙地将传统元素设计与现代相结合,既保留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是壮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图1-3广西壮族壮锦非遗文创——茶扇、壁挂、铜鼓、帆布包
 图1-4广西壮族壮锦非遗文创——手绣拼布单肩包、丝巾、书本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当地的特色街区、非遗村寨、文化展览等,在生活各处发现了壮族非遗文化熠熠发光的样子。
 图1-5生活随处可见的壮族非遗文化   
实践期间,实践团还通过调查问卷、市场调研和分组访谈的形式收集当地文旅市场规模、游客的喜好和消费习惯等信息,了解广西文旅市场现状,深刻体会着独属于壮族非遗技艺的色彩和浪漫。
二、交流互动,传承非遗文化
在实地调研之后,实践团通过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壮锦非遗艺术与文旅发展融合的情况,他们认为将壮族非遗与文旅产业创新性结合必能激发新的活力,通过创新性转化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文创设计,不仅能弘扬壮族文化,还能为旅游业带来增长。
实践团对此设计了特色海报和创意LOGO,进行壮锦纹样创新设计和插画设计,突出壮锦的美丽纹样和寓意,有计划的将文创产品融入到旅游和文化体验中。
  图2-1“寻乡问锦”海报LOGO及插画设计  
接着实践团设计了一系列以壮锦元素为核心,体现壮族传统非遗魅力的文创产品,成立公司并建立品牌,结合线上线下营销推广,并初步取得成效,更多人开始了解壮锦,发自内心的喜欢并弘扬壮族非遗文化。
 图2-4 IP、品牌设计及文创产品设计实物图
后续实践团表示将用新形式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并采用AIGC辅助文创设计,带领商业设计行业实现科技化转型升级。
三、总结经验,助力文化传承
在实践活动结束之际,实践团成员表示收获颇丰。他们深刻体会到壮族壮锦非遗文化的魅力,意识到传承和发展壮族非遗文化的使命。
成员一:“壮锦是壮族人民的瑰宝,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技艺,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壮锦,共同将它传承下去。”
成员二:“作为一名青年,我将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为壮族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展望未来,共创辉煌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共同表示将继续关注和参与壮族壮锦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青年力量,深入基层,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壮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他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广泛关注和支持壮族非遗文化,共同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寻乡问锦”——壮族非遗文化探究实践团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东北农业大学“寻乡问锦”——壮族非遗文化探究实践团在行动
  • 铭记历史与文化:烈士陵园与名人故居参观活动圆满成功
  • 【社会实践】赓续红色基因——实践队走进乌鲁木齐市毛泽民故居,八路军办事处,烈士陵园
  •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参观崂山区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