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千年蓝绸承历史厚重,古韵今风展文化新颜

发布时间:2024-09-02     阅读
  南通蓝印花布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印染品,是江苏省南通市的特产,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江南文化紧密相连。江南文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共有基因和精神纽带,以其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崇文重教等内涵价值为人们熟知,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为了追寻蓝印花布的变迁历史,探究其传承与发展现状,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2024年7月6日至22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蓝绸传承,印花共荣”研学实践团奔赴南通市,走访多家博物馆,在实践中与传统“打照面”,就工艺“搭把手”,思未来“想对策”。
  首先,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参观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了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欣赏各类蓝印花布纹样和制品,并观察其在形式、应用和工艺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成员们聆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老师的讲座,细致了解蓝印花布的变迁历史与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图 1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聆听吴元新老师讲座
其次,成员们前往南通大学图书馆和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研习传承基地学习辨认蓝印花布不同的纹样类型并整理民间收集来的蓝夹缬土布,在实践中感悟蓝印花布的纹样和工艺之美。
 
图 2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南通大学聆听蓝印花布纹样讲解
此外,实践团成员们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近距离观摩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并尝试体验刮浆和印染工艺,切身体会这一丰富多彩、名噪四方且具有千余年历史积淀的民间工艺。
 
图 3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蓝印花布印染工艺
蓝印花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成型于唐宋时期,是古人审美的具象化表达,是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在一针一线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蓝印花布也经历着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图案和用蓝印花布工艺制成的新式服饰在展现出中国人民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无畏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大量来自民间的蓝印花布收藏,青蓝二色的布料上映衬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工农兵亦或者是戏曲,花卉,美轮美奂,承载着历史的气息和厚重徐徐在我们眼前展现,让我们青年得以以新视野去了解到这些在现代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古朴事物。
实践团队后跟随蓝印花布传承人来到蓝印画布研习传承基地,与先前民间作品相比较,这些作品多了许多现代元素,且其中许多作品花色为今年来蓝印花布传承人及其女儿,女婿亲手设计制作染色而成,更多的是其古与今的传承,直教人赞叹不已,也让我们看见在现今视野下,蓝印花布的改良与求变,给予我们青年以人生启迪。
 
                 图4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整理蓝印花布
  在传承蓝印花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是要传承一种情感、一种文化,让这种情感和文化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虽然蓝印花布是传统的,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确保它们在未来得以延续。
蓝印花布手工艺人打破传统边界,创新性以蓝印花布为灵感设计各种周边产品,如蓝印花布服饰,帆布包,扇面等。随着中华人民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蓝印花布俨然成为一种年轻人追捧的热潮。
  将匠心以封存,染出传承之色,习近平曾言: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国家的底色。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古代先进纺织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蓝绸天团研学实践团与传统打照面,就工艺搭把手,思未来想对策,通过这样的方式,扎实推进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传承不灭,进而造福后世。

          

 
作者:李奕霏,张晶,马玉兰,谢思睿,罗晰月,李毛雨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纪实(十一)
  • 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