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会实践,走进石斛之乡

作者:李思雨 来源:守斛乡村实践小分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为充分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是年7月,我与4位同学一起,借由滁州学院的学校平台,组建“赴霍山县守斛乡村实践小分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立足于乡村振兴,我们来到了安徽六安的太平畈乡,在探寻石斛的起源与发展之余,也了解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道路。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我们背起行囊,辗转路程,到达石斛之乡,这里地靠大别山,钟林毓秀,好像也不难理解,为何能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的霍山石斛生长在这里。来之前,我对石斛的了解少之又少,仅停留在它是药草的层面上,但当我走进专门为它而设的博物馆时,它在我心中的定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随着药香穿越时空,了解它的历史,也在行进的途中不断思考,一个小小的植物,在被人类发现后,展现出不可思议的力量,不知道该感叹药草的神奇,还是该歌颂古人的智慧。书上,诗里,援助物资中,它一点一滴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即便如此,还是难逃险些消逝的命运,而那一段的空窗期,也正是我国水生火热的时期,或许,我们能从一颗小小的药草中窥见更大的历史。继续往前走,走过消逝,来到兴盛,物品的展列也变得明亮、科技,回头再看,一条蜿蜒的道路贯穿古今,我能感受到的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我想,这或许是对大别山药王——何云峙先生最衷心地赞扬。带着对何老先生的崇敬,我们来到他的故居,企图从文字中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为培育出种子,数十年如一日,让石斛开出花,无法想象,该是怎样的毅力和耐心,才能在未知领域里开辟出新天地,看墙上一字一句的介绍,想背后是无数的日夜兼程。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平凡的事也值得让人敬佩,身为新时代青年一代,我该明白,能力决定下限,而意志能决定上限。坚定、奉献、无畏、信仰……无数先辈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贵的财富,在我们身上继承着。何云峙先生的继承人何祥林先生,同样留在了霍山,将工艺交给乡亲们,继续传承下去。
一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就能引起一场巨大的改变。何祥林先生带我们来到霍山石斛原种保护基地,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大批的石头上生长着绿色的石斛,青石绿草,充满着生机与希望,这些是何云峙老先生倾尽全力的成果,也是何祥林先生继承保护的果实,更是无数霍山人民致富的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乡里乡外都在做同一产业的情形,走在乡路上,与石斛相关的店铺随处可见,企业、合作社、私人营业等等,甚至于能看到有些人坐在家门口做着石斛绕条的工艺,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回乡创业,为家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不得不感叹,石斛真的走进了每个人的家中。而我也忽然窥探到了一点乡村振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时代在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出各种衍生品,让石斛不仅仅以药草的形式出现,更多融入到生活所需品当中。开放思维,不局限于一方天地,有事可干,有能力干,能靠自己的双手奋斗,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我不禁思考,当地人致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靠着一种药草就能做到如此?当然不。研究者的坚持和无畏,传承者的无私与奉献,领头人的勇气和创新,和乡亲们的勤劳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或许这些还是过于片面,毕竟一个成熟的体系背后是无数的颠沛流离,而技术的进步少不了人才的出现,我身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有太多的机会能让我增长见识,不断提升自我,新时代的钟声时刻提醒着我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在指示我,改成为怎样的人,拥有过硬的本领和坚强的意识,拥有仁德和信仰。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万千星星汇聚,终将成为绚丽的星河。
回顾过去几天,来到全然陌生的地方,了解当地的特色,感受风土人情,社会实践圆满结束,而我也满载而归。惊叹于当代工艺与传统的结合,感动于何云峙父子对于石斛的贡献,欣喜于当地人依靠石斛脱贫致富,也让我明白,三下乡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去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去用心感受当地的发展,见微知著,不再只局限于书中、网络上,而是切身实地的,从实践中出发,回归生活。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8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立足社会实践,走进石斛之乡
  • 立足社会实践,走进石斛之乡
  •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为充分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是年7月,我与4位同学一起,借由滁州学院的学校平台,组建“赴霍山县守斛乡村
  • 社会实践总结 08-18
  • 丽水学院医学院学子访处州中医,讲好中医药故事
  • 安徽学子三下乡:同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资阳
  • 春山萋萋可望,追梦“向往的生活”
  • 为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治理赋能乡村振兴,7月7日下午,巢湖学院“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路线—看乡村振兴新变化”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王
  • 社会实践总结 08-17
  • 体悟发展成就:浙农林学子开展“探村超风采,访民
  • 老城换新颜,居民乐开颜
  • 济南2023年8月3日电(通讯员朱海宁 房鑫平)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这里既有人声鼎沸的繁华,也有质朴悠然的慢节奏。农村改造安置下的
  • 社会实践总结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