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赓续农耕文明,培育乡土文化”系列暑期志愿活动实践报告

作者:周明乐 来源:生环青协
       摘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我们决定在花山小学开展一次宣传农耕文化的实践活动。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于6月29日这一天在花山小学开展了农耕文化讲座、绘画、讲相声等活动,为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
关键词:三下乡暑期实践传承农耕文化
一、实践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长期的发展,我国的耕地被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地力透支等现象,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城市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文化的兴起,让农耕文化在教育中呈现出明显缺失状态。因此,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宣传农耕文化,宣传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增强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而我们作为一名学子,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也是身着一袭白衣,即将成为这个时代的追梦人,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农耕文化,也为农耕文化的宣传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开展“赓续农耕文明,培育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小队通过开展线下宣传活动,向花山小学学生们介绍农耕文化的渊源与内涵,让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实践对象
      巢湖市巢湖经济开发区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的各位学子
三、实践目的
       乡村农耕文化中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生态观念,都与劳动教育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在新时代,利用农耕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塑造良好品格、传承农业知识与生存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身体效能和树立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等多重价值。在劳动教育中,农耕文化的创新性在于,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农业技术的“未完成性”的同时,进而思考人的“未完成性”,使学生在劳动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农耕文化,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将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应注重课堂讲授与农耕实践相结合、农耕文化渗透于各课程、家校社三方联动、考核评价多元化和个性化等。
四、实践内容
(一)赴花山小学支教
       为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6月29日上午赴花山小学进行支教。支教期间,为丰富小学生的农耕文化知识,进一步引导小学生树立“爱农、重农、强农”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农耕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传统农耕文化”,使同学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开展农耕文化讲座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我们开展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农耕的历史演变、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农耕精神的内涵等。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小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讲座中,我们还与小学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以问答的方式让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印象更加深刻,并分享了农耕经验,让大家明白农民是如何辛苦地耕种粮食,为人们提供食物的。
(三)开展绘画活动
       绘画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农耕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小学生们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农耕文化的理解。活动开始后,小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认真地开始创作。有的孩子画的是大大的苹果,颜色鲜艳,看起来非常诱人;有的孩子画了辣椒,红彤彤的辣椒让人感觉非常有生命力,还有的孩子画的是蘑菇,红艳艳的,好看极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充满了生命力和感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农耕文化,还学会了如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了解我们祖先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同时也让他们学会珍惜食物和资源,做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活动结束后,我们展出了小学生们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和学习。
(四)开展讲相声活动
       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吸引了无数观众。为了让小学生们通过相声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我们进行了多次排演,反复琢磨推敲。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们以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情,讲述了一些与农耕相关的故事和笑话,他们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生动的语言描述,将农耕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们在欣赏传统相声时,不仅仅是欣赏了艺术表演,更因此看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为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常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故事,给人带来欢乐和思考。小学生们坐在观众席上,用专注的眼神聆听着相声演员口若悬河般的对白。他们随着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跟随着情节展开,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小学生们仿佛漫游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界中。然而,在欣赏相声的过程中,小学生们也从中发现了相声对农耕文化的回溯和传承。演员们通过巧妙的对话和形象的表演,将农耕文化中的智慧和勤劳传达给小学生们。他们讲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辛酸与乐趣,让小学生们了解到农民是如何为了粮食产出而辛苦努力的。同时,通过相声中的剧情,小学生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农耕文化中独特的习俗和风情,如春耕、秋收等节气活动。这些文化元素不仅独具魅力,也增加了小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小学生们在欣赏传统相声时,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堂生动的农耕文化课。他们从相声中感受到了古老而丰富的农耕文化,也感受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这种体验让他们更加热爱并珍惜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体验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现存问题 
1. 城市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影响逐渐加大,使得农耕文化的地位受到冲击。
2. 教育资源不足:农耕文化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如农具、农作物、农业科技等,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学校的资源匮乏,无法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3. 教育体制问题:当前小学教育注重的是考试科目的学习,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而对于农耕文化这类非考试科目的教育则缺乏重视。
4. 教育观念问题: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农耕文化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更关注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
5. 孩子兴趣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总之,要想改善农耕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增加教育资源、改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兴趣等。 
六、实践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小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对农民的辛勤劳动有了更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其次,小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并通过绘画和相声表演,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传达出来。此外,从活动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首先,宣传农耕文化需要多种形式的配合,让小学生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其次,活动的主题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活动应该注重互动和交流,让小学生们有机会与和农民伯伯们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加深对农耕文化的认识。
七、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宣传农耕文化的小学活动,我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农耕文化认知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对农产品的了解和尊重程度也得到了明显增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让他们重新认识和尊重传统的农耕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农耕文化。
参考文献
【1】乡村农耕文化的劳动教育价值及其创新发展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烟台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林建刚 于强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7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青春三下乡 青年正当时
  • 青春三下乡 青年正当时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守望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兰州进行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活动顺利举行。
  • 社会实践总结 08-07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弘扬农耕文化,树立民族自信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播农耕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赓续农耕文明,培育乡土文
  • 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智汇乡村,青创未
  • 乡村振兴生态改善成果报告
  • 乡村振兴生态改善成果报告2023年7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生态改善小队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藏家庄镇开展乡村振
  • 社会实践总结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