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解数独奥妙,探索岭南风采
——数科2104支部星澜队赴汕头铜盂中学暑期社会实践特色课程
2023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104支部赴汕头市铜盂中学服务队的支教老师们围绕“远征支教提‘数’质,赋能潮阳促振兴”的项目主题,在线上顺利开展了包括第二课堂在内的数学兴趣类、综合实践类、人文教育类课程。这一天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的同时,明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解数独谜题,探数学奥秘
上午8:30,邱莎鑫老师的《趣味数独》准时开始。课程伊始,邱莎鑫老师介绍了数独的规则、专有名词和一般形式,同学们在评论区积极与老师互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数独。随后,邱莎鑫老师讲解了数独的历史由来,结合中国古籍《易经》中的“九宫格”让同学们了解了数独的前世今生。紧接着,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完成数独题的四大技巧:唯一数法、排除法、频率优先法和试错法,同时在老师讲解完每一个技巧后,同学们认真思考对应的练习题,在评论区踊跃地回答问题。最后为了检验同学们的掌握情况,邱莎鑫老师以一道九宫格数独题结束课程,同学们热情高涨,思考片刻后纷纷在评论区作答。
集创造之思,绘未来之形
第二门课程《猜想人类》于上午9:30拉开帷幕。朱晓亮老师首先抛出“我们最快能跑多快”“假如我们是太空人,我们会是什么样子”这两个问题,激发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兴趣。随后,老师结合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的比赛视频讲解人类奔跑动作的一系列物理过程,并分析了目前制约人类跑步速度的几个因素,引发同学们对人类跑步极限速度的思考。同时朱晓亮老师在第二部分“假如我是太空人”中结合科学家预测剖析太空中的各种物理环境分别会导致人类身体在太空中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猜想绘画未来人类。令人惊喜的是,大部分同学很快便展示了他们的绘画成果,朱晓亮老师也一一给予了点评,表扬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齐奏杯子舞,品乐律铿锵
第三节课《杯子舞》课堂上,肖骏杰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杯子舞的由来及其“音乐”本质,播放了杯子舞的表演视频,同学们在评论区热情讨论,展现出对杯子舞浓厚的兴趣。随后,老师结合视频开始了杯子舞教学,带领同学们在课堂中练习了杯子舞的两种基础节奏,即单人节奏型和团队节奏型。同学们纷纷开启摄像头互动,跟随老师的动作进行练习,并在练习结束后共同完成了一次杯子舞的表演。最后,肖骏杰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节奏口令进行分节拍游戏,使同学们重温了节拍的相关知识,加深了演奏杯子舞的熟练程度。课堂接近尾声,肖骏杰老师总结了课堂内容,鼓励同学们发掘打击乐之美,丰富自身爱好。
小小导游,领略潮汕风采
第四门课程《潮汕之旅:我是小小导游(一)》于下午14:30正式开启。邱莎鑫老师首先以来自外省的助教老师要来潮汕旅游为引入,鼓励同学们作为小小导游,亲自为助教老师们制定旅游攻略。
课程的第一部分,邱莎鑫老师播放了《番客》视频片段,并重点介绍了潮汕先辈们下南洋谋生的历史,表达了对潮汕先辈们敢于开拓、努力拼搏的“红头船精神”的高度赞扬。紧接着,邱莎鑫老师介绍了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部分潮汕地区名称的由来,同学们在评论区积极互动,发出各自对潮汕地区市名由来的猜想,其中不乏部分想象力丰富的同学推断潮阳区的由来。最后,老师结合具体的句子和有趣的潮汕歌谣讲解了潮汕方言的八大分类与潮州八音,同学们跟随老师朗读八音口诀,并由此对潮汕方言有了更多了解。课堂上同学们认真聆听,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课堂设定,提升了对潮汕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传承潮汕文化的意识。
探粤语之韵,承广府之脉
下午15:30,《粤语趣味小课堂》中朱晓亮老师首先以有趣小故事“广东与羊、广东与鸡”引入,配合有趣的粤语讲述广东与羊和鸡的奇妙关联,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紧接着,朱晓亮老师介绍了粤语“难”、“土”、“酷”三个方面的特点,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掌握粤语的基本读音和表达。同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老师以游戏的形式给出中文词汇,同学们则将所给词汇转换为粤语、或用词汇组成粤语句子说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节课以趣味互动为主导,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粤语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方式,感受到粤语的独特魅力。
夏令营第四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一天的课程里,同学们不但在《趣味数独》中了解了数独的有趣,体会到数学的奥秘;在《猜想人类》中引发了对人类与自然的思考;还在《杯子舞》中体会到打击乐的魅力,在《潮汕之旅:我是小小导游(一)》和《粤语趣味小课堂》中领略了潮汕文化和岭南文化的魅力,培养了文化传承意识。希望同学们在上完今天的课程后能够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乐于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增强民族认同感。
撰稿人:郭跃程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104支部赴汕头市铜盂中学服务队
二〇二三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