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青海海东“青春聚力促振兴,互助共赴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饱览湿地风光,尽赏人间净土

作者:陈霖倩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扎实做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所要达到的生态振兴,是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基本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体系为重要标志。
7月13日,长安大学赴青海海东“青春聚力促振兴,互助共赴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调研其近年来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以及已经取得的生态效益。

图为实践队员与南门峡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在宣教中心门口合影
实践队员们走进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站在南门峡水库堤岸四外眺望,入目所见即是绿树青山。进入宣教中心,里面摆放的尽是湿地公园内的植物标本和摄影展的作品。工作人员首先给实践队员观看了南门峡湿地公园的宣传短片,由宣传片内容,实践队员了解到: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217.31公顷,湿地面积992.94公顷,湿地率81.57%,这里遍布种类丰富的森林植被,还有灌丛草甸植被和干旱草原植被,凭借其独特的原真性地貌,绚丽的自然风光,相对完整的植被保存,成为野生动植物良好的生存及栖息场所,其中就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一称的黑鹳。

图为宣教中心内展示的植物标本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植物标本
随后,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展示了公园内的监测设备,表示:该系统设定后就会自动捕捉出现在湿地公园内的动物,自动记录一天出现的数量、物种、出现时间,为工作人员最终整理时提供一套总数据。在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展示监测画面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身影。黑鹳有沿用旧巢的习性,它连续多年在南门峡水库现身,更能表明近年来南门峡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图为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讲解
碧水蓝天的湿地是大自然中的瑰宝,自2014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申请成功后,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以每年“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为契机开展了大量湿地保护宣传活动,以实际参与的方式让受众亲身经历,从而提升受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以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努力走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乡村发展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9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赴生猪养殖企业关于常见猪流行病的防治调研
  • 弘扬工生精神,做强智慧农业——科技中国小分队走
  • 重温革命记忆,传承革命薪火
  • 重温革命记忆,传承革命薪火
  • 临沂7月5日电(通讯员 高国程)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伟大历史,我们能够感悟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我们
  • 社会实践活动 07-28
  • 探寻红色革命遗迹,赓续精神永葆本色
  • 探寻红色革命遗迹,赓续精神永葆本色
  • 厦门7月5日电(通讯员 周瑞林)为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革命事业的发展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体会党的历史之厚重感,学习先辈们的革命
  • 社会实践活动 07-28
  • 宣生态文明 促黄河安宁
  • 宣生态文明 促黄河安宁
  • “守望者”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黄河流域实地考察,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进行调研和宣讲
  • 社会实践活动 07-28
  • 佑黄河安澜 筑青春之梦
  • 佑黄河安澜 筑青春之梦
  • 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守望者”社会实践团队以保护黄河为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在兰州市西固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队以保护母亲河
  • 社会实践活动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