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文化是一种强调革命情怀的高尚的文化。红色资源作为最鲜活的历史教材,记载着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见证了社会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凝结着百年奋斗的红色基因,是先辈们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革命事业的发展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体会党的历史之厚重感,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红色信使”实践团于2023年6月25日-2023年8月25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开始前,实践团成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资料提前了解实践基地的革命历史,以线上问卷形式和深入走访多种方式了解革命红色文化。线上问卷了解基层群众对革命文化的看法;深入走访采访老一辈的革命家,从他们口中获知更多无法文物记载的革命历史事迹,无论是沂蒙人民的抗战英勇事迹还是日照英雄事迹,都令我们思想受到了震撼。
实践团成员先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它的外墙十分震撼,墙上镶嵌着194700 颗子弹壳,象征着1947年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当时所经历着难以想象的枪林弹雨,令人敬畏。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在条件极其艰苦,人员物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军民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奋勇杀敌,战争之惨烈难以想象。沿着山路上行,虽已深秋,绿植可观,小花点缀,硝烟不在,弹雨入泥,但山上如刀似箭的丰碑和依稀可见的弹孔,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那段沧桑的历史。登上崮顶,俯瞰远方,祖国山河层峦叠翠,远处村庄错落有致,这岁月静好的和平年代是多少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换来的。战争的硝烟虽离我们远去,但沂蒙革命传统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要代代相传。特别是在当前中国正全面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在先辈们抛酒过热血的这片沃士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实践团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周瑞林 供图
实践团成员之后又来到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烈士陵园。现陵园主要纪念建筑有抗日烈士纪念塔、日照革命史纪念馆、日照暴动纪念馆及烈士墓区等。抗日烈士纪念塔是烈士陵园核心纪念建筑,东西两面塔体上刻有共840抗日烈士名字,其中也包括在日照暴动中牺牲的日照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安哲等人。1985年建成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上下二层,介绍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日照历史,以大量历史材料、图表、照片和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日照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光辉的革命斗争。虽然历史风云变幻,瞬息万变,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热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远去的背影。他们泽被当代,启明后人。无论是在风雨如晦,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是在气壮山河,奋发图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在波澜壮阔,开拓创还新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都有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无畏辆牲,即使是在今日,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温。

图为实践团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日照烈士陵园 周瑞林 供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这些先辈先烈英雄模范用血肉之躯挺起国家和民族的铮铮脊梁,才有了今日之中国的盛世繁华,岁月静好,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灿若星辰,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永葆红色江山本色。
经过本次实践,实践团员思想都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颇深。回望来时的路,一条用鲜血和泪水浇筑的鲜花大道熠熠生辉,宏伟的建筑震撼难抵。我们永远忘不了曾经的屈辱历史,也不会再让历史重演,中华民族的未来,将芬芳满盈。红心向党,我们一起向未来!(通讯员 周瑞林)

图为实践团合照 周瑞林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