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7月2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社会实践团队15名队员,在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将目光关注到医院,从旁观者的视角仔细观察医院里医生的生活与工作。在以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的原则下,团队成员前往南京市第一医院,在第一医院院办主任的介绍下开始了“用双手托举生命的重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团队合影 团队成员 朱翔宇 摄
记录不同视角下的医院,关注被忽视的细节。“用双手托举生命的重量”团队以观察体悟医院,医护人员与工作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为目标,在实践期间分散在医院各个楼层之中,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注视人来人往,观察医生们的日常工作。从现代化的挂号取号,到自动化取药,再到医生们的门诊,方便老年人操作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成员在几天内,在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对现代医学和医生们的工作有了自己新的看法。
核酸排队的人群 团队成员 朱翔宇 摄
“最真实的场景莫过于早上七八点钟和下午的核酸。”这是团队成员在观察后普遍得出的结论。医院没有开门,但门外已排起长长的队伍,病患和家属都不愿迟到,都想早一点结束,可以回去安心的生活,工作人员引导着人群,提醒人们佩戴口罩;下午太阳下山,气温降低,原本核酸检测窗口的零星队伍也在这时排起了长龙。据介绍,仅晚上的集中时间段里,秦淮区的总部便可采样3000例。这些小小的场景,却处处透露着最纯粹的人情味。
接受采访的医生 团队成员 朱翔宇 摄
近距离与医生接触,了解真实想法。在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和援沪团队的医生近距离交流,聆听抗疫时期的真实故事,从医护人员口中了解抗疫一线上,医护人员艰难但又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团队成员意识到,医院里的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希望可以平平安安的生活,但时代的需求和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了托起生命重量的英雄。
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对医院的医生也进行了采访。恰巧实践期间,医院遇到一位10岁孩子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实践团队了解到孩子平安后,也有幸对参与了手术的医生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医生提到,“目前器官捐献需要社会推动,让更多人去认识它。参与器官捐献,能让更多人重新地去正常生活”,“医院里的大家都很繁忙,所有的科室都一样”。一场心脏移植手术,背后是捐献者、运送者、医护人员、后勤人员的共同努力。无数双手托举起这颗珍贵的心脏,完成了生命的接力。
团队成员参观医院设备 团队成员 汪昊 摄
藏于无形之中的手,默默托起了生命的重量。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有幸接触到医院自身庞大的自动化系统。团队成员亲身踏入自动化控制中心 、锅炉房 、配电室 、医用气体供应中心、医用压缩空气站房等一系列医院设施,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河西院区较为先进的药剂配置运输装置,胃镜清洗装置,自动化化验装置等,对自己的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自己新的认识。“现在国内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些医疗设备可以逐渐实现国产,不像之前都要进口国外设备。”作为自动化学院的学生,我们深深感受到自动化技术为中国医疗领域带来的革新和重大意义。这一次的参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和可以发展的方向,激发了大家潜心学习的动力。工科的学生,也可塑造一双科技之手,在无形中为生命的延续,搭建桥梁。
尽力之所急,为病人谋幸福。一袭白衣是天使的象征,是神圣的职责,是对生命的承诺。用双手致以人性的光芒,托举起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