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思政大课”。实践队将以考察革命老区发展新成就,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聚焦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在梅州蕉岭东岭村,三河坝汇东村等地开展党史学习,采访调研等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共产党人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探寻红色文化赋能农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从中不断明确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鲜明旗帜,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关键词:发展成就,乡村振兴,红色文化
调研背景 梅州作为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红色旅游”是梅州市重点打造的旅游品牌之一。近年来,梅州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各地特色产业,正着手打造红色品牌,让优秀的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触点”,带动农旅产业开拓新的致富路;增强红色乡村旅游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红色苏区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展示窗口,推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基于上述背景,实践团选取蕉岭县东岭村,大埔县汇东村为调研对象,重温革命老区的红色往事,考察红色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党建引领下特色产业的建设成就。
前期准备工作1. 实践队员结合老师指导和学校建议,明确活动思路,深入修改并完善策划书,落实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详细规划好日程安排。
2. 与当地负责人联系并协调好活动的具体开展内容,让队员对活动进程有大致了解。
3. 举行实践队动员大会,确定各部分的主要负责人,分配三下乡各部分的任务,并开展相关指导培训。
4. 保持与实践当地政府社区服务中心的联系,采购活动所需物资制定具体应急措施,并给各个队员配一份团队的联系方式。
5. 准备好活动所需要的文案,如需采访需提前准备好采访问题。
6. 对于在活动中所需物资提前准备好。队长及副队长对活动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负责人联系。
实践方案:
广工大自动化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拟定在7月13~15日赴梅州蕉岭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策划实践活动流程时,确立摄影组,文案组,采访联系组等队内组织,并提前与汇东村,东岭村村书记,村干部们沟通交流了解村情,确定调研采访时间,打卡地点以及具体活动安排。结合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从红色党史出发,采访不同行业的乡村振兴一线人员,多角度对比所调研村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变化,宣扬乡村振兴课题下优秀发展成果,并分析各调研村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尝试根据村落的发展难点拟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践内容:
7月13号上午,广工大自动化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三河镇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进行参观学习。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然成为闽粤赣周边地区干部群众和师生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战役纪念园内,笔枝山顶松柏青翠,英烈石像昂首挺拔。“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碑庄严矗立,金色的碑文在岁月洗礼下熠熠生辉。实践队队员在碑前立正敬礼,向革命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移步战役纪念馆,实践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对三河坝战役详情的讲解,仔细观看展厅内历史图片和革命文物,馆内三个展厅主题从“举义南昌城”到“浴血三河坝”,最终胜利 “会师井冈山”,其中详实的文献记载,真实的文物影像,庄严而又生动的还原了那段浴血拼搏的峥嵘岁月。队员们也在重温这段红色记忆中深切领悟到“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被“敢死队”死守三河兵家要地,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结束了上午的三河坝红色党史学习后,实践队队员们沿着干净宽阔的村道,来到汇东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汇东村书记采访交流,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情况开展调研学习。
近年来,汇东村以党建引领打造红色场馆、红色标识,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文明乡村氛围。汇东村党群服务中心内陈列了几个不同主题的展馆——红色影视、家训家风、名人明贤、革命故事……跟随书记参观展馆时,队员们了解到,乡民们可以在此享受免费阅览服务,感悟家乡文化。作为几个村的总支部所在地,汇东村党支部深谙“求木之长者,必故其根本”的道理,围绕提升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因地制宜优化组织生活,学用相促打造“活力支部”,极大地提振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如今,汇东村正奋力争当大埔县的“领头雁”,为共同富裕添彩,同时以党建带群建,发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营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学习氛围。
汇东村近十年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党建引领和规范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所谓振兴,既是塑形,更是铸魂。秉承这样的理念,汇东村着眼村貌改善,在政策扶持与村民共同努力下,村内交通道路焕然一新,村中房屋屋顶也完成从铁皮顶到素砖青瓦的转变;及时成立党组织,依托三河坝优秀红色资源文化,通过创新“红色+旅游”的模式,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并且根据探索建立农村“大党建”格局的要求,与周围旧寨村、汇城村、五丰村等村落实施“四村四联”党建示范工程,引领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建设红色文化产业。提到未来的发展,村书记表示村里的农家乐以及民宿等相关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有信心为三河坝红色苏区旅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建设,实现致富振兴。
7月15日上午,实践队成员前往蕉岭三圳镇东岭村,走访调研红色革命老区党建以及产业发展成果。在驻村第一书记李志伟书记的带领下,队员参观了蕉岭县革命历史事迹展,并在展厅内体验高科技L型一体化全息数字沙盘,再现蕉岭17处重要的革命史迹和发生在蕉岭的3次重要战斗,在人机互动中感受东岭村往昔革命道路光辉岁月,重温蕉岭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随后,李书记带领实践队员进入“地球仓”参观智能化民宿设施,驻足东岭食用菌产业园的土地里,观察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的茂盛生长。在与李书记和村委委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员听取东岭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盘活红色资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介绍。李书记介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发展东岭村村貌早已焕然一新,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广州市南沙街道办事处及县自然资源局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12月底,东岭村达到贫困村出列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到脱贫标准;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8300元增至现在的1627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2.6万元上升至现在的28.26万元。依托红色基因,依靠扶贫资金,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和当地特色农业,当地民宿创下年度12万的收益,成为村集体增收目标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东岭村正加速盘活了当地红色革命历史,以党建工作为基本点,赋能红色旅游,特色民宿,特色林下经济等多方产业,作为“红色村”的党建示范工程,东岭村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推行“基地+企业+农户+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模式,活用村中集体资产,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保障村集体经济稳中向好。
李书记表示,疫情之下,无论是脱贫还是振兴,村里都遇到过发展困难,比如人才缺失让电商发展遇到瓶颈、基建标准不高的历史缘故使得如今不得不考虑翻修重建,客栈民宿和农产品的发展也曾陷入低谷……但作为依靠红色文旅实现振兴的乡村,东岭村不会放弃红色旅游业的打造,红色经济仍是东岭村的主动脉,仍是村集体收入的中流砥柱,而他们要做的,是为村集体收入开更多的路,增加集体收入来源,比如光伏发电为村民带来分红等。李书记和郭女士充分认可国家政策和支部信念的紧密结合,尽管东岭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披荆斩棘,但不会阻挠村支部和群众们前进的步伐,他们将继续利用红色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把特色旅游业和绿色农业打造为更强壮的支柱产业。
李书记和郭女士还介绍了东岭村的基层治理情况,村党支部以群众生活得更好为目标,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构建,通过红色资源活化和南沙(蕉岭)共建等项目,村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革命历史资源得以活化。当年战士们一步步奋力开拓的革命道路,如今已成为东岭村红色教育拓展基地里一条清新静谧的栈道,延绵伸向几处战斗遗址和烈士纪念碑,化作沟通人民与历史的“桥梁”,让人们切身体会历史,缅怀先烈。
提起未来发展,村书记和主任表示,种植业、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和第三产业这三个方面是未来东岭村的重要发展点。按照规划要求一步步走,才能让更多游客玩在东岭,让更多人才留在东岭,实现东岭村的繁荣振兴。
调研意义:
如何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打造出具有本村特色的文化品牌一直是革命老区发展与振兴的重要课题。因此调研红色村的党建工作与产业建设成果,不仅能加深对红色村的革命党史的了解,在实地考察中调研红色文化与农业旅游相融合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能同红色村一道,积极探寻品牌打造,产业转型中所遇到的发展困境,共同探寻开拓乡村致富路的方法思路,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贡献青春智慧。
调研成果:
(一)对调研的两村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情况总结:
- 、汇东村:作为“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所在地,辖区内有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田氏宗祠、龙文阁、永福寺、古溶渡等景点5处。近年来,该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引进优质旅游开发商,积极建设以红色景点和农家乐相结合的特色旅游项目,旨在联片打造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随着汇东村入选中组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正深入推进汇东书院、朱德指挥部旧址修缮布展、红色文化广场、汇东村委连接线道路工程建设和“红色+研学点”两镇六村联动党建示范区建设。
- 、东岭村:
①党建推进牢记使命红色旅游。三山蓝坊肚战斗遗址是东岭村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结合红色村建设的契机,将该遗址打造成为蓝坊肚战斗纪念园。活化利用三山蓝坊肚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拧成一股绳。先后建成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事迹展、党群活动场所、蓝坊肚战斗纪念园、红色印象研学基地、革命红色线路、红色文化街区等个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项目。同时,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内涵与地方小商品制造业、餐饮、住宿、交通相融合,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红色旅游格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开展红色研学。
②党建开办寻找乡愁特色民宿。东岭村于年引进了梅州市红土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将闲置的牖民小学校舍打造成为红星客栈,在三山蓝坊肚建设三山客栈。围绕红色文化主题,村两委组织开展了专题培训,带领民宿经营者和村民抱团发展,走好党建引领下的民宿发展之路。客房内部融入生动、丰富的红色军旅元素。同时,客栈配套建设了红歌台、阅览室、会议室、生态餐厅等,让游客全方位接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
③党建发展生态优势林下经济。村两委认真打好绿色牌、念好山字经,坚持党支部引领、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抱团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除了发展传统的蜂蜜产业外,还引入食用菌、香菇和灵芝种植。目前,种植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已达亩,拥有年产万菌棒的菌种厂,香菇产业占整个食用菌产业的一半以上,林下经营逐步从零星分散、盲目粗放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有力助推整村产业发展壮大。
(二)当前模式下各个红色村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少。从对东岭村的采访调研发现,村内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主要以土地、产业租赁、光伏发电和村集体入股企业分红为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凭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尚小。
- 、基础设施薄弱。目前两村均处于红色文旅与农旅融合的发展阶段,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普遍标准低,部分老旧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存在因疏于管理,导致公路、水路、电路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的问题,难以长期发挥效益。
- 、高素质人才不足。村民进城创业、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因此目前村内既需要引导高素质人才回村建设,也急需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缩小城乡人才差距;但由于乡村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佳,工资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回村任职或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面对发展问题的解决建议:
- 、超前规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要因村制宜,集中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方式。从汇东村的角度,由于近年汇东村已入选中组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应当及时乘上发展东风,深入推进汇东书院、朱德指挥部旧址修缮布展、红色文化广场、汇东村委连接线道路工程建设和“红色+研学点”两镇六村联动党建示范区建设;从东岭村的角度,结合东岭村村情和发展模式,推行“基地+企业+农户+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模式,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最后还要盘活本村现有的集体资产,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立足现有资源,以村级集体资产折资、帮扶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共荣共生、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
- 、依托村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结合本村实际需求、特点来确定建设项目,让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基础设施长效养护机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民成立专业组织,负责基础设施日常养护工作;最后要从“控源、治污、植绿、育民”四方面入手,抓好乡村环境卫生工作,让村民获利获惠,感受到农村环境整治的益处,引导村民自觉投身到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
- 、汇聚“人气”,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基础。借助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对农户开展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着力培育一批“新时代的新农民”,还要积极引导本村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创业和务工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回乡创业,积极参与到家乡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 、根植红色基因,深化党史革命精神学习和时代延伸,焕发革命老区新活力。依托当地底蕴深厚的红色资源,赋能特色农旅发展,打造多元化的红色旅游路线,积极开拓多媒体宣传运营渠道,吸引开发商和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投入建设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游客在得到革命精神洗礼的同时享受到优质服务,提高游客“好评率”“回头率”,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调研心得总结:
这十年,红色村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村党支部及时、精准、高效地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真正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与村民共同绘就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成为了铸牢共同富裕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村庄稳定、守卫生态环境、开展乡村振兴奋斗历程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十年,有着深厚红色历史的红色苏区将革命文化的红色、碧水蓝天的蓝色、绿水青山的绿色相融合,勾画出富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旅路线。“蕉岭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红星客栈”“食用菌产业园”东岭村旅游的一张张闪亮名片。
这十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自觉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意识不断增强。
未来十年,“红色经济”将持续发力,努力带富一方百姓,力求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
满载风霜的革命党史凝聚着前行伟力,党建引领下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绘就着振兴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的发展让红色村的 “红”不再仅仅代表红色记忆,也代表产业振兴,村民富裕;代表小康社会中村民们红彤彤的笑脸。此次梅州之行,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为乡村深厚的党史文化、特色的产业发展注入新血液,新力量。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与当地产业的深度融合,让红色记忆拥有实体依托,引领农旅融合下的乡村振兴开辟新的致富道路。伟岸钦风力,宇量仰包容。愿正在这条发展道路前行的红色村都能与时偕行,燃革命火种,书写振兴征途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