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九江7月25日电(通讯员 邵家琳)“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近平主席曾在探访某村时如是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村是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人民群众的生活最能体现国家的发展。为切实体悟民情,培养青年一代对社会的认知,将社会实践的“无字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7月19日,华东理工大学“夏乡趣”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黄花镇裕丰村,深入村民家中开展走访调查,与村民们同坐、谈天、话家常。旨在亲身体验农村生活,通过聆听村民们的故事,进一步认识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现在过上幸福生活满足感的奋斗过程,感受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
助农活,感受乡村人情 团队成员在裕丰村驻村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村中某五保户的家中。五保户老伯热情非常,主动为团队介绍家中陈设,并将成员们领到自家后院的菜地,骄傲地介绍起自己精心培养的果蔬:“瞧瞧这瓠子,多大”。清晨刚下过雨,菜园中一派生机勃勃,成员们主动提出要帮老伯干些活。老伯便笑着让我们帮忙采些辣椒。在老伯的指导下,成员们均弯腰下地,忙碌了起来,但只消一会便有些腰酸腿疼,可见老伯平时干农活有多么不易。一位成员表示,自己社会实践下乡的意义就在此,亲身走入乡村,亲眼见到百姓,亲手干过农活,与中国的底层根基零距离接触,才能由心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知“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背后的深意。
图为成员们在菜地干农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雨桐 摄
干完活后,老伯为成员们摘下几根黄瓜,塞进成员们手里。老伯望着菜园真挚地对成员们说:“我种的东西,有人去吃,有人来拿,这就是给我最大的安慰了”。雨后的黄瓜入口清甜爽脆,恰似老伯爽利干净的笑容和话语。深入乡村,感受村中百姓如暖阳般的热情和泥土一样的质朴,更加坚定了成员们努力学习、建设富强中国的理想目标!
访党员,体悟党的教导 同学们来到建在湖边的一处有些简陋的屋子,这是“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奶奶的家。先前团队成员们听驻村书记提到过这位奶奶,并对其高度评价,称赞她是身边的榜样,于是团队成员们便主动提出想要拜访奶奶。党员奶奶今年已是82岁耄耋之年,背已经稍弓起,看见同学们来立刻展出和蔼的笑容,招呼我们坐下。甫一进门,便看见客厅悬挂着的巨幅毛主席与各将军的画像,同学们都暗自感叹。
奶奶对同学们说,她是1971年入党,至今已有50余年了。年轻时,在村里做妇女主任,还去县里开过会、拿过奖,因为自己工作认真,才有幸加入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与团队成员谈话时,奶奶也表露了对党的感谢:“小时候家里穷,吃了很多苦,多亏了共产党生活才好了起来。”
图为成员们与老党员奶奶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雨桐 摄
听了党员奶奶的教导,成员们心下对老一辈党员更加敬佩,同时也感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祖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同学们均表示自己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向党员奶奶学习,铭记党的教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当今这个伟大时代。
送温情,更尽绵薄之力 成员们紧接着来到村内的一户脱贫户家中,迎我们进门的是家中的一位奶奶。这户人家家里的父亲由于意外导致脑部受损,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还在上小学的两个孩子。由于没有青壮年劳动力,家里只能靠爷爷在村里做清扫工作和政府的补贴维持生活,奶奶每天早晚都得拖着瘦弱的身子照顾家中的患人和接送去县里上学的孩子。虽然生活极为困难,但这户人家的爷爷奶奶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心疼孩子因为经济原因没办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兴趣班,于是团队成员们采访了她关于在村里开办免费授课的意见,奶奶听了之后很高兴,表示愿意让孩子来参加后续的课程。
成员们在交谈中得知,两个孩子都对画画很感兴趣,思及前日开展支教课程的绘画用具还有剩余,便立刻返回,将绘画工具打包好重新来到这户人家,将取来的礼物送给了两个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