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如炬照账册:耿彪的审计长歌
发布时间:2025-03-26 阅读:
赤诚如炬照账册:耿彪的审计长歌1945年的晋察冀边区,硝烟未散,算珠声已起。耿彪伏案疾书,钢笔尖划过粗纸的沙沙声,像一场无声的战役。彼时,边区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如同一把悬在贪腐之上的利剑——而执剑人耿彪,以数字为刃,在烽火中劈开一条清廉之路。抗战尾声,百废待兴,资源匮乏。晋察冀边区,耿彪成为审计委员会代理主任。没有现成章法,他带着团队走遍根据地:查粮仓、核编制、算军饷。战友回忆:“他总说,多算错一分钱,前线的兄弟就可能少一颗子弹。某次核查某兵团预算,发现虚报千余人编制。面对将领的怒斥,他寸步不让:“这‘纸面兵力’吃掉的粮,是战壕里兄弟的血!”最终,他硬生生从账本中挤出三百担粮食送往一线。战士嚼着救命的炒面说:“这粮里有算盘的味道。”他是将领眼中“不通人情”的审计官,却是百姓心里的“护粮人”。边区机关生产收入账目混乱,耿彪发明“三对照”法:票据对照仓库、报表对照实地、支出对照战报。某次夜查被服厂,发现厂长私藏布料欲送人情。他当众将布料铺在雪地上,高声道:“这布若做成军装,能护住多少战士的胸膛?今日你裁一尺布,明日敌人便多一寸刀!”从此,边区流传一句话:“耿彪的算盘一响,贪鼠心肝直颤。”权力与诱惑如影随形,他却活成一道不透风的墙。某次审计地方税赋,官员送上两坛陈酿:“边区苦寒,暖暖身子。”他拍开泥封,将酒倒入村口干涸的水井:“酒能暖我一人,井水能活百家命!” 建国后,耿彪虽转战外交,审计精神却成燎原之火。 晚年他常对年轻干部讲“半碗小米”的故事:“四二年查某部队伙食账,司务长每日克扣半碗小米接济孤儿。我罚他三月津贴,却每月从自己口粮里省下半碗送去。”有人不解:“这不是纵容违规?”他正色道:“法不容情,但法外应有仁心——审计要硬如铁,也要暖如春。”“若面对黄金屋,能否目不斜视?”耿彪用一生回答:真正的财富,是深夜伏案时心无尘埃的坦荡。“若遭遇潜规则,敢否掀翻桌子?”他教会我们:审计人的勇气,不在掀桌的瞬间,而在日复一日对原则的死守。“若理想撞上现实,还会坚持吗?”那些他退回的贿赂、撕碎的假账,早已化作答案耿彪离世时,遗产中有一本边区审计条例手稿,纸边卷曲,墨迹斑驳。翻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却能看见一个时代的筋骨——那是用清廉浇筑的梁柱,用原则编织的经纬。账本上的红线,连着国运的命脉。愿这份精神如星火,照亮每个审计人深夜加班的窗口,更照亮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寻。
作者:邵晓晓 廖香雨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审计(天衡)2401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科技守护历史瑰宝,产学共绘古建新生
- 2025年2月28日至3月1日,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砼心砼行实践队赴上海开展科技访企交流,先后走进上海自由量级智能科技公司、同机筑巡科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