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三下乡|鱼纹传艺,鳞绘同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作者:耿睿,刘鑫淼,李星璇,冯瑞雪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
       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中国,滋养出各具特色的五十六个民族。在华夏大地的北方,有一个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赫哲族,他们靠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物尽其用,将鱼与生活相融合,创造继承发展了鱼皮制作技艺。
  鱼皮画的工艺起源于传统的鱼皮剪贴技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据《山海经》记载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并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人民生活在鱼类富饶的三江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其与鱼皮有了不解之缘。早期的赫哲族人使用鱼皮来制作简单的衣物和装饰品。随着漫长的发展过程,鱼皮文化作为艺术品出现在人们面前,传统的鱼皮画主要是描绘记录赫哲族人的日常渔猎生活,对自然动植物的崇拜以及赫哲族宗教色彩的神话传说,展现出赫哲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现代艺术工作者的加工,鱼皮画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同时,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更多的创新元素。同时旅游热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赫哲族的鱼皮文化,推动了鱼皮画等各种工艺产品的发展。
  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 尤文凤
  1952年2月2日出生,赫哲族,黑龙江同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12岁便跟随母亲尤翠玉学习传统鱼皮制作技艺,初期制作简单的皮衣、皮裤。1970年后学会制作复杂的鱼皮衣裤、鱼皮翁得、孩童帽子、鱼皮包等。她制作的鱼皮衣物针脚细密,结实耐磨。尤文凤与母亲合作的多套鱼皮服饰已被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
  尤文凤老师提到,在津街口开办的鱼皮衣技艺传承班,都是对赫哲族鱼皮衣技艺慕名而来的学员,她不收取任何费用,直到将学员教会为止。不仅为了鱼皮衣技艺的传承发展,更是为了不辜负学员对赫哲鱼皮衣技艺的这份喜欢和热枕。尤文凤老师说,他(她)喜欢,就应该使他(她)能够一次性做成做好,更不能隐瞒隐瞒任何细节上的技术,让学员的成品和师傅的成品无法分辨,认认真真地教,才能对得起赫哲族人,对得起这份赫哲技艺。
  很久之前,使用袍子皮和鹿皮来做衣服御寒御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狍子和鹿都变成了国家级保护动物,使用鱼皮来做衣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尤文凤老师说,每次用鱼皮制作衣服时,心里都有种愧疚感,因为这是上天赐予他们解决温饱的东西,会不会有些浪费,所以赫哲族只是小批量地生产制作鱼皮衣,也因此造成的小规模传承的后果。由此可见,赫哲族人民真正地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尤文凤老师还向我们讲述了在战争时期赫哲族悲惨的抗战故事,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把侵略魔爪伸到赫哲族地区。由于赫哲族居住地区毗邻苏俄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又因赫哲族骁勇善战,被称为“通古斯的雄族”,日本侵略者对其采取民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遭到残酷打击,人口数量急剧减少。面对民族危机,赫哲族人民没有屈服,奋起反抗,用生命和热血为中国抗日斗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体现了英勇伟大的革命精神。尤文凤老师特别感谢中国共产党,说正是因为党的领导才得以使赫哲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赫哲族的文化完好的保留下来,并不断的传承与弘扬。
  赫哲族伊玛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尤明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急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黑龙江出版集团的《赫哲英雄故事》系列绘本。2016年5月24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
  对于赫哲族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阻碍以及赫哲族非遗未来的传承应当怎样看待的问题尤明芳老师提到,如今生产生活中,人们处在一个汉语环境中,赫哲族语言的传承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同时赫哲族没有文字,只能口口相传,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并掌握。但是,国家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各民族的非遗文化和技艺,使得赫哲族非物质文化技艺受益其中,例如建设赫哲族非遗文化馆,赫哲族历史博物馆,培训技艺传承人等,效果显著,能够使其更好的传承下去。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尤明芳的孙女随口就可以说出简单的赫哲语语句,由此可见,赫哲族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老一辈传承人的坚守与秉持,更需要下一代传承人的继往开来,才能够延绵不息,源远流长。
  于在哈尔滨旅游热的大环境下,如何看待现代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的问题。尤明芳提到,哈尔滨冰雪旅游使赫哲族文化得到了宣传,让全国各族人民同赫哲族人民进行了解和交流。同时赫哲族人民也热情地邀请全国各族人民来到赫哲族故里“同江”做客,了解赫哲族文化鱼皮制作技艺,伊玛堪文化。尤明芳老师认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很有前景和优势,党中央和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赫哲族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遇。伊玛堪文化没有文字,只能口耳相传,任何文化都需要从孩童时期开始学习,伊玛堪文化目前已经从孩童阶段开始学习和培养。随着鱼皮手工技艺的发展,鱼皮手工艺品已经逐渐转化为商品,文创产品变得多种多样。全国的民族博物馆都留存着一件赫哲族鱼皮衣。
  <鱼皮技艺>
  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皮画一直在创新创造的路上。据2013年大学生销售鱼皮画的创业实例,一年里公司销售2000余幅作品,销售额超过百万元。2019年市场调研得出,很多人都认可鱼皮画,就有市场潜力,但当地生产鱼皮画的很多小作坊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同年,鱼皮画产业在政府推动下,市场价值翻了10倍,地方群众弘扬传承创新文化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今年春节,吉林省鱼皮技艺传承人徐毳又如期赶制了400多件鱼皮“福”字订单,其作品在海内外市场销量也颇多。
  近年来由于鱼皮工艺品在赫哲族的旅游区进行售卖,游客往往喜欢购买一些鱼皮的摆件配饰,以及表现赫哲族原始生存状态的鱼皮画,还会为客户DIY鱼皮的肖像作品。一年内的销量大概有2千件到4千件左右,有的游客买回去作为礼品去馈赠,在无形中把文化传播出去。
  近几年,借助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旅游文化周,鱼皮画海内外订单源源不断,市场需求逐渐增大,鱼皮工艺品在欧洲、东南亚地区也打开了市场。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2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三下乡|鱼纹传艺,鳞绘同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 巧借AI,助力会种地到“慧”种地
  • 科技是时代生产力,自从“十四五”以来,智慧农业就被提上日程。放眼沃野田畴,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数字农业技术已覆盖农作物耕、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科技助力未来,AI引领农业
  •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7日电(通讯员&#160;崔瀚文&#160;)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智慧农业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工智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探究智慧农业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 探究智慧农业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7日(通讯员 梁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探索农业发展新篇章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行战略部署。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智慧农业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探索AI智慧科技路,共创寿光农业新篇章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AI融入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 为了深入了解AI的融入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本次寒假,曲阜师范大学“慧农智行”社会实践队有幸参观了寿光蔬菜高科技农业园,亲身体验了科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AI与农业结合推动发展
  •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慧农智行社会实践队一行14人,以“AI与农业结合推动发展”为主题,到寿光蔬菜高科技农业园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深度解读智慧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在这个银装素裹的季节,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慧农智行”社会实践队满怀激情地踏上了智慧农业社会实践之旅。本次实践的目标不仅是深入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
  • 打破传统局限,释放农业发展潜力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智慧农业,这一全新的农业形态,依托物联网、大数
  • 大学社会实践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