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圆字正,四海同音”调研团成员前往江苏无锡进行调研
作者:山东大学虞恺炘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为更加现实及具有实践性地探究吴语区人群中方言对普通话习得的影响,8月1日,山东大学(威海)“腔圆字正,四海同音”调研团成员于江苏无锡开展了街头采访的活动。
采访内容分为两种情况。询问对方是否为吴语地区人群,若为吴语地区人群,便询问其在小学时习得汉语拼音和教育后习得普通话是否受方言的影响;若为非吴语地区的外来人口,则询问其在与吴语地区人群日常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因对方口音问题造成听力障碍或是否发现吴语地区人群普通话的普遍特点。本次采访结果显示,吴语地区人群习得普通话受方言的三大影响:一,分不清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汇。例如“归”,普通话释义为“1.返回。2.归还。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4.依附。5.属于。6.由(谁负责)。7.用在两个相同的动词中间,表示与后面所说的事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吴语地区方言“归”字多做整理、收纳之意,如“归行李”“归房间”;二,吴语地区人群多数前后鼻音不分或无分前后鼻音意识。例如在浙江方言中的ong韵普通话是读做eng韵的。而浙江方言中fu与en或eng相拼的普通话统读前鼻韵 en;三,吴语地区人群平翘舌音区分较难。例如浙江方言没有舌尖后音,把‘午睡’说成“五岁”,把“找到”说成“早到”。在采访中,多数吴语地区人群能够意识到自身方言对习得普通话的影响并认为从学前教育时期就有所改善。多数非吴语地区人群因为长期生活在吴语地区,并结合说话内容和语境,在大多情况下能够理解吴语地区人群“不够标准”的普通话。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1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