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芡香 党建聚心——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赴安徽天长市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赵金哲 来源: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寻梦芡香,党建聚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3年7月,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耕三农沃土,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寻梦芡香,党建聚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龙岗社区等地实地开展“党建聚心引芡香,实践精思绘新章”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天长经验”。
党建春风里,振兴蓝图波澜壮阔。7月13日,实践团队前往龙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开调研,与社区党支部书记访谈交流,参观乡村振兴展示馆,学习以党建“红心”引领乡村振兴,保障人民“安心”的“龙岗经验”。龙岗社区依托当地党校,开展抗大精神教育,深入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芡实专业种植培训,推动信用村建设投资;实行“党建+信访”五联工作法,推行“网格化”治理,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龙岗党建发展路既是一条红色精神的传承路,又是一条和谐文明的致富路。
 
社区党支部书记为实践团队介绍“龙岗社区党建引领特色乡村治理模式” 
通讯员 周益萱 摄
合作星光下,菱芡芬芳氤氲万家。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看望受灾群众时说道“芡实很好,可以祛湿,我们北方没有”。7月14日,实践团队先后前往铜城芡实大市场以及天长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调研学习,探寻当地特色“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芡实产业发展模式。团队成员来到铜城芡实大市场,参观芡实生产链中的各种机械化设备,现代高大的机械设备,鳞次栉比的生产车间,无不昭示着农忙之时的热火朝天;在与天赐合作社负责人的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了龙岗居民从祖辈靠天吃饭,到父辈尝试人工种植,再到这代人与时俱进,接续芡实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传承故事;在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践团队见识到智能监测APP,农机调度系统,科学种植技术等诸多先进成果。天长市与时俱进的农业发展真正做到了技术利民,技术惠民,正一步步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农业4.0时代”之花。

“芡实党支部”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芡实大市场 通讯员 李高和 摄
 
团队成员与芡实生产合作社负责人访谈 通讯员 李高和 摄
 
实践团队参观天长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通讯员 李高和 摄
生产实践中,工大青年活力满满。为当代大学生厚植助农情怀,在“自找苦吃”中收获服务为民之“甘甜”,实践团队切身参与到实践当地芡实产业链之中,体悟方塘耕耘,参与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梦想。在龙岗社区芡实方塘,团队成员换上“皮衩子”,在专业农民的指导下进入水田,参与芡实除草工作。亲身体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农民们寒耕热耘的辛苦,也坚定了团队成员“以我之力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告别菱芡方塘,团队成员以“学子返乡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直播带货,积极与网友互动,介绍芡实知识,宣传芡实品牌,推广芡实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在村民带领下前往芡实方塘参与生产实践 通讯员 周益萱 摄
 
实践团队成员参与芡实产品带货直播 通讯员 周益萱 摄
前辈熏陶下,青春你我笃行不辍。7月19日,实践团队拜访了天长市铜城镇“中国好人”黄宗玉先生,黄先生从事农经工作25年,提炼出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十八步工作法”和“6556”工作模式,被人们称为安徽农村“股改”第一人。回忆起工作经历时,黄先生说道“那次因公遭遇车祸,虽然有些后怕,但肩上扛着农经人的责任,我会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下午,实践团队来到龙岗社区参与志愿服务,问候留守儿童,传递体贴关爱的温暖。向当地居民发放调研问卷,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积极了解当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和基层群众的满意程度。
 
团队成员采访“中国好人”黄宗玉先生 通讯员 李高和 摄
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实践调研之中,见证了天长市龙岗社区“党建聚心,产业聚能,绘就乡村秀美画卷”的光辉历程,从中深刻领悟到时代赋予青年之重任使命。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培养“自找苦吃”的担当实践精神,激励自己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努力成长为能担历史使命,能立时代潮头的有为青年,以青春之雄风,举家国驰万里!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1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安理学子三下乡实践报告: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
  • 行之愈笃 “鲁地寻红,法治同行”调研团第一阶段
  • 法学院“鲁地寻红”调研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社
  • 电气绿色行——暑期低碳环保课堂走进社区中小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