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 “救”在身边 护航生命 爱洒人间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你而行社会实践队宣讲记录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2023年7月15日上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你而行社会实践队在张凤梅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山东建筑大学,在逸夫楼的会议室里展开了一次扣人心弦,干货满满的宣讲。
本次宣讲的主题是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在等待时间里,张凤梅老师组织全体已经到达的师生来到讲台附近,近距离观看学习心肺复苏操作全过程,由韩浩盈同学和冯蕾同学共同完成此次心肺复苏现场展示,并请了两位观众同学上前实践学习到的心肺复苏技能。之后,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宣讲正式开始,由曹学飞同学、宋瑞雪同学和李雨童同学分别主持介绍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气道异物梗阻三个方面的应急救护知识技能。
曹学飞同学作为此次社会实践队队长,流利且大气地主持了心肺复苏知识宣讲。首先她介绍了为什么要进行心肺复苏: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内,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及时、迅速,竭尽全力挽救伤员生命。紧接着播放了一部短片,短短数分钟内,人们接踵而至奔赴上前,仿佛一场接力赛,从死神手中夺回男子的生命。这段视频不禁令人泪目,倒下的人,可能正是我们的家人朋友,心中所爱,或是我们自己。心肺复苏,刻不容缓。
之后,由牛凯楠同学、李雨童同学和张凤梅老师共同协助完成了心肺复苏流程细节的展示教学。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主要分为六步:评估现场做好自身防护、判断意识检查呼吸、迅速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每一步都有相对应的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曹学飞同学也都清晰地一一介绍下来。当然,只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远远不够,还需要掌握心肺复苏操作者和伤病员体位,如何评估效果,什么是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即面色转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等。
宣讲过程中,时不时有观众同学老师提出问题,张凤梅老师和我们的主持人总会耐心、详尽地解答疑惑,宣讲现场一派教学相长的和谐气氛。
第二部分由宋瑞雪同学主持,她首先提出了有多少人在宣讲之前听说过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个名词的问题,现场三十多位观众中只有一位老师和一位同学举起了手。AED英文全称叫作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直译过来就是“自动的、外部的、带电击的除颤器”, 简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它是一种非专业级的、给非医务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的心脏电除颤仪器,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被誉为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
在简单介绍了AED装置的原理以后,瑞雪同学又贴心地提醒了同学们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查询AED的具体位置,即使用微信小程序或者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苹果手机自带地图等APP进行查找,同时张凤梅老师也提出在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图书馆等公众场所可能都会有AED存放,提醒同学们以后多加留意。最后,我们学习到了最关键的AED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由韩浩盈同学和冯蕾同学来到台前,演绎了一遍结合AED的心肺复苏过程。
宣讲内容紧贴生活,切实有用,让人不禁竖起耳朵认真倾听,似乎下一秒就可以用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践。学习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应用,我们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也是重在应用,正因如此,这些技能才更应该得到传播推广,覆盖到越来越多的人们。
第三部分由李雨童同学主持介绍了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办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里克急救法是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由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该法的第一次运用在1974年,海姆里克医生运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1975年至1979年,在美国就有3000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至今,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万生命,《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分为自救——腹部冲击法,互救——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李雨童同学和那比扎木·热夏提同学相互配合,亲身示范,向大家展示了海姆立克法的站位、手部姿势、放置位置和操作方法等等,在实践中教学,令人印象深刻。
应急救护的定义是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前,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这些救护措施不仅是对伤病员受伤身体和疾病的初步救护,也包括对伤病员的心理援助。在宣讲过程中,老师也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比如胸外按压后拉开的衣服拉链要及时拉上,保护伤者隐私等问题,作为施救者的我们也当加以注意。
三位主持人宣讲结束以后,主持人又组织现场全部观众同学上前实践操作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我们的队伍道具齐全,自我防护措施包括口罩,纱布和手套都做好了准备,在张凤梅老师和辅导员老师的鼓励下,几乎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完整的心肺复苏过程的尝试。最后张凤梅老师和老师同学们展开了对此次宣讲的总结和延伸,圆满结束了此次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应急救护,“救”在身边;护航生命,爱心无限。通过这次宣讲,我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了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千千万万个鲜活的生命危在旦夕,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种可能,或许你的父母在远离你的地方突然昏迷倒地,而就在他的身边,就有一个懂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人,可以与死神抢夺时间,可以全力挽救你的父母的性命。普及急救知识,拯救他人生命,就是在救我们自己。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03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三河古韵,传承古镇文化
- 近日,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三下乡实践小队“赴三河古镇探究保护与传承三河古镇精神文化”就探索三河古镇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与
- 大学社会实践 09-03
- 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
-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思想武器,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好这一育人载体,将长征精神传承到大学校园中,践行社会
- 大学社会实践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