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暑期,华北理工大学组建华北理工大学“医”“智”助老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唐山市迁安市、邢台市沙河市、安徽省砀山县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制作营养饮食宣传册、垃圾分类科普圆扇、推普宣传单等宣传物品,进行“科技智能适老,医疗智慧助老”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回信精神,勇担时代责任——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等。
图为实践队与受服务老年人合影。杜卓远 供图。
一、科技智能适老,医疗智慧助老队员们与老年居民面对面交谈,根据问卷了解老年人基本医疗情况;通过老年人营养筛查与评估,了解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发放饮食营养指导宣传页,提出科学的、针对性的饮食营养搭配建议;向老年人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烧烫伤紧急处理方法等实用的急救知识,防患于未然。
实践队前往吴桥县新兴路小学,为同学们普及心肺复苏法,讲解心肺复苏法的急救流程、动作要领等,让学生从小树立急救意识,在同学们心中埋下急救的“种子”,认识到生命与急救的关系和急救重要意义。
二、学习回信精神,勇担时代责任——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实践队走进吴桥县新兴路小学开展调研与宣传,了解小学垃圾分类教育情况、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等,为小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通过垃圾分类卡片游戏、现场互动问答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维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实践队前往吴桥县莫家场村、迁民屯和仓上村,考察当地垃圾分类桶的设置情况,调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识水平,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呼吁村民主动践行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吴桥县新兴路小学开展“言清境美,小手拉大手,绿色同行”推普和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张浩楠 供图。
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走进吴桥县新兴路小学,调查小学老师和学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以宣讲的形式指导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纠正错误读音,鼓励同学们学普通话、讲普通话。
实践队前往吴桥县莫家场村、迁民屯和仓上村开展调研,了解村民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劝导村民主动学习、使用和推广普通话,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质量、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进行调研。张浩楠 供图。
四、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队员前往吴桥县莫家场村、吴桥县老鸦张村、菏泽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学习红色革命文化。队员们在莫家场村参观莫子镇纪念馆、莫子镇故居、红色文化画廊,追寻先辈莫子镇足迹;走进莫志华同志的红色小院,看到莫子镇后人对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开展党史研读会,学习革命精神,感悟莫子镇同志建立吴桥第一个党支部的艰辛与不易;在吴桥县老鸦张村探访老党员张贵昭同志,学习张老义无反顾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乡村,投身乡村建设的经历;到张老的村中小院进行采摘,在劳动中感悟平凡造就伟大;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帮助馆内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感悟解放战争时期郓城战斗的壮观场面。
关爱老人健康,助力社会和谐;倡导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中国;推广普通话,绽放文明花;学习党史守初心,汲取力量担使命;奋进新时代,青春正当时!华北理工大学“医”“智”助老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