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事。7月15日-16日,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探振兴之路,筑复兴之梦”乡村振兴促进团于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开展劳动实践。
橘园除草,劳动助农
15日下午,烈日当空,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园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去到沃橘园,橘园杂草丛生。为了让沃橘树更好地生长,促进团成员分区域对沃橘园的杂草进行清理,以降低农田杂草危害和保障农作物安全生长。成员们钻进沃橘林徒手拔草,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和鞋帽,泥土和杂草也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即使大汗淋漓,但大家的热情高于疲惫,干劲十足,秉持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田间面貌焕然一新,让青春之花在沃橘林尽情绽放。
果树修枝,助力丰收
16日上午,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副书记李杰带领促进团成员前往沃橘林,种植人员分享了沃橘树的生长特点和管理方法,并且悉心讲解了修剪沃橘枝的要领,亲自示范了如何修剪多余的枝桠。按照种植人员的指导,促进团成员各自找寻合适的沃橘树,利用剪刀修剪了沃橘树枝,以实现树势平衡,促进花芽分化,达到枝繁叶茂的效果,助力沃橘丰收,以实际行动服务助农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和乐趣。
依托专业,建言献策
16日上午,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劳动实践结束后,与沃橘园负责人展开了一番交谈。谈话中,李书记提到,沃橘园的运营采用“村集体+股民”模式,租赁耕地120亩,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沃橘园负责人指出,凤冠橘的颜色相较于血橙稍浅,但在口味上却并不逊色。促进团成员结合所在专业的市场营销、经济学等知识,依托专业优势“把准脉、开准方”,向李书记和负责人建言献策,在物流管理、营销渠道及产品包装方面提出建议。在实地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宣传人员全程拍照记录,以此来宣传中华村的沃橘,推广销售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华村沃橘,为发展乡村产业,农产品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这次走向中华村沃橘园的田间地头,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志愿服务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促进团成员周崎峻感悟道。
从校园的文化知识学习再到深入基层走进田间,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学习‘自找苦吃’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营造协作育人的劳动氛围,折射出经管师生因地制宜、力学笃行的大劳动价值观。乡村振兴促进团立志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