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商学院学子开展篆印用途文化研究

作者:范鹏,施君泽 来源:河海大学“在水一方,文蕴篆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号召,探索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水一方,文韵篆藏”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于8月13日前往拜访西冷印社成员李夏荣大师,深入学习篆刻艺术知识,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一:实践团采访李夏荣大师

在采访李夏荣大师的过程中,我们的成员了解到我国的篆刻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始终保持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唐宋以前,篆刻都主要偏向于实用性,有昭示权信、封装书信和书写工具之用。古人佩印普遍,随身佩戴以代表身份,同时衍生出了官印制度。随着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商业活动的发展,社会上对于昭示权利和质证取信的需求不断扩大,由此,刻有官职名称或人物姓名的文字印章已经普遍使用。
成员们了解到中国篆印史共有两个辉煌时代,宋元以前称为实用印章时代,而明清以来印章艺术流派繁衍,收藏印、斋馆印、词句印旳兴起,推动印章进入了篆刻艺术的时代。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充分发展起来,印化不仅成为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而且变作一项知识分子和文人士大夫的爱好。篆刻的艺术化在这门过去由工匠承担的技艺中加入了人文意味,使印章技术演变为中国特有的篆刻艺术。
在古代,随身佩印,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制作篆刻,是技艺与艺术的体现。无论是民间为新生儿刻制印章的习俗,还是文人艺术家参与到篆刻艺术中,通过篆刻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想,都能体现篆刻和印章与古时的人们紧密相连,相关的文化和习俗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到了现代,人们不再需要一个印章以示自己的身份,篆刻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也暴露出了篆刻艺术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                           

图二:成员书写的章样
团队成员对于如何传承拥有博大精深的篆刻艺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实践中询问了李夏荣大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李夏荣大师认为让人们重新了解篆刻、对篆刻感兴趣当然是重中之重,他本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经常举办公益演讲以扩大篆刻艺术的影响力;其次就是让篆刻艺术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这将对印章的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通过腾讯会议进行讨论,认为可以从两大方面加强纂刻文化的宣传。其一,培养篆刻爱好者,可以开设篆刻培训班和工作室,提供学习和创作的场所,组织篆刻比赛等,激发篆刻爱好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其二,创新发展,鼓励篆刻艺术家突破传统束缚,创新篆刻艺术形式和内容。可以与当代艺术融合,开拓篆刻艺术的创作领域。

纂刻艺术于书法中诞生又高于书法。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国人将实用的文字书写升华为艺术活动;同样,世界上很多民族都使用印章,但也只有中国人将实用印章转化为篆刻艺术。因此应该将篆刻文化烙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应让其离人们的生活愈来愈远。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此次的实践与学习,“在水一方,文韵篆藏”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国篆刻艺术文化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演变历程,并通过亲手体验篆刻的全过程,领略到了篆刻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为篆刻艺术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8月13日
文字作者:范鹏,施君泽
图片作者:黄泓博,仲永卿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5 关注
大学生新闻推荐
  • “虞山印象,河你共赏”
  • “虞山印象,河你共赏”
  •   为了加深对篆刻文化的了解以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篆刻艺术这一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水一方,文蕴篆藏”实践团于8月10日
  • 大学生新闻 08-25
  • “悟金石之美,承文化之珠”
  • “在水一方,文蕴篆藏”实践团开展篆刻工艺实践
  • 河海大学商学院学子开展篆印用途文化研究
  • 湖医药学子开展“我为资助代言”学生资助宣传
  • 红色记忆:寻找家乡的红色印记
  • 红色记忆:寻找家乡的红色印记
  • 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归宿,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论在何地,家乡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红色文化印记,如革命烈士的纪念馆、红色革命遗址、抗战
  • 大学生新闻 08-22
  • 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               ——
  • 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 ——
  • 岁月如歌,时代变迁。红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历史的记忆和未来的信仰。但也不可否认,在当下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一部分人
  • 大学生新闻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