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丝绸大国,最早的栽桑、养蚕、缫丝和利用蚕丝织造丝绸、丝绵等技术甚至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是中华民族智慧、科技、艺术和文化融合而成的瑰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几千年以来,蚕丝一直被用来缫丝织绸、制作衣裳及蚕丝被,对蚕丝的创造性应用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生活,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苏州大学锦轩丝绵团队所在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建设的“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依托江苏省优势学科平台,具有家蚕种质资源平台优势和丝腺转基因改良的技术优势,能够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截至目前,科研平台出版编著和著作5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论文120多篇。完成的项目获得20余项成果奖励,动物色素调控机理和应用研究成果入选江苏省“十五”重大创新成果和苏州大学“211”工程“十五”建设标志性成果。成果转化产品获3个国家金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2件。主持编制国家标准2个、江苏省地方标准2个,育成动物新品种2个。
目前市场上的丝绵制作通常使用双宫茧,虽然双宫茧一般比单茧要大,但茧型不一,吐丝量只有单茧吐丝量的80%,不仅如此,双宫茧由于是由两头蚕各自工作,通常茧的丝圈排列混乱,茧层特厚而组织松软,因此一般不能用来缫制高级丝,主要用于缫制丝绵。但长期以来用双宫茧缫制丝绵存在手工操作多、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锦轩丝绵团队研制出的钟基因敲除突变体生产的蚕茧,表现出外部茧层疏松、茧型显著增大的特点。这种蚕茧非常适合没有茧型和茧丝解舒率要求,但要求茧丝纤维的丝素含量高的丝绵的加工需要。显示突变体生产的蚕茧,已经具备丝绵专用蚕品种的理想茧质特点,在培育丝产量超过行业总产量35%的快速发展中,是丝绵生产专用蚕品种的理想资源。
苏州大学锦轩丝绵团队将大力发展新产品与新业态,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他们旨在成为丝绵行业标准制定者,将推进中国丝绵制品高质量发展定为长期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