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创业
发布时间:2025-03-11 阅读:
从伯母口中得知,我们刘家原本也是大户人家,在爷爷年轻时因遇匪祸家道衰落,爷爷因有木匠手艺,他带着全家人靠着手艺漂泊于家乡方圆三十里的一些村落,这在《婆婆树》文中已有详叙。
漂泊中爷爷又去世,婆婆真成了孤儿寡母,她带着十六七岁的伯父,八九岁的姑姑,五六岁的叔父,不能再漂泊下去,便借居在娘家一孔闲置的土窑洞里。婆婆的娘家是当地杨家湾的一个富户人家。伯父这时已成壮劳力,就给舅舅家当长工,后来一直干到长工领班,这么一干就是十七年。在这期间伯父娶了伯母,有了我的大姐二姐三姐和兄长。
在伯母眼里,伯父极能吃苦耐劳,更会筹划过日子,尤其是他在给亲戚家当长工时,数百亩田地的收种作务全由他一人张罗,所以当他不再打工而自立后,只用了短短几年,伯父就靠着勤劳吃苦会过日子,当然最重要的是进山搞副业,家乡人叫“跑山”,伯父硬是买下了一片独院地,置下了几十亩好田。
伯母常夸伯父是一位极优秀的庄稼汉,干得一手好庄稼活。同样一处田,伯父耕作粮食收成就好;同样的草料,伯父喂养的牲口就肯上膘。
伯父更会计划,啥季节干啥活,伯父门儿清。种庄稼季节性很强,一般家庭农忙时人手不够,农闲时却无所事事,伯父却把一年安排的满满当当,农忙时下地干农活,农闲时上山搞副业。
那时家乡的秦岭还没有政府林业局来管,也就是山林是无主的,家乡人只要能吃苦,农闲时往山里随便跑跑,干小点能补贴生活,干大些还能买地置房。这些副业中轻松一点的是药客进山挖药,我的本家四爷就是一位老药客,他年年进山挖药材,卖药材的钱能凑合着供全家一年的零花。
挖药材这个行当虽然轻松,但要懂行,比如挖猪苓,在地下埋着,没有相当的水平找都找不到,一般的乡民根本干不了。简单一点的就是割扫把竹子做成扫帚卖钱,简称割扫帚。要么砍木材扛出山自用或卖钱。伯父两样都干,扛木头主要是为家里盖新房备料,割扫帚则是为了卖钱,因为伯父有个梦,他要靠跑山卖钱置地盖房,让刘家再度兴旺起来。
伯父把农时季节把握得好,只要农闲,伯父就往秦岭里跑山。跑山是非常辛苦也很危险的活计,山间险径有可能一脚踩翻跌下崖去,即便顺利,扛上扫把竹或木材连续跑几十里路,那简直是要累死累活的。
关键是跑山还要有搭伴,一个人不行也不敢。那时养父虽已成人,伯父却很少带,他不愿让弟弟吃那么大的苦。伯父就找本村年轻人搭伴,但他们都嫌太苦,陪一次就罢手了;伯父又到邻村找,几乎找遍了附近村子里和他关系要好的人。
伯父跑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扛木头多是现砍现扛出山,木头很湿,扛不了多少,大木头还要二三个人抬。伯父扛木头却是把树砍倒刮皮晒干了再扛回来。别人割扫帚往往不挑品质,而伯父割扫帚,把一大半时间花在找上品扫把竹子上。
通常,春天里伯父干完地里活后就会跑山,他找上搭伴,背上干粮和铺盖,天不亮就出门了。好在我家离太白山的北出口远门山口不太远,伯父天亮时分就能进到山里。
扫把竹是一种特殊的小竹子,长老了也只是像灌木那样一丛丛的,因为本质是竹子,所以只长在秦岭的大山深处。这里日头落得早,上山只找到有竹子的地方,天就黑了,伯父他们便找个石洞,抱些枯草铺一下,身子钻进去睡一晚上。
春天的深山夜晚寒气弥漫,但身子冷还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有危险,这里常有狼和黑熊出没。为了吓唬野兽,伯父就在洞口燃起一堆火,既能防备狼熊,又能驱驱寒气。
第二天天一亮,伯父和搭伴匆匆吃些干馍,喝点山水便上山了。这时满山的树还没有长出叶子,站在山沟向山坡上嘹望,很方便就能找到一片翠绿,那就是扫把竹林。
伯父他们赶过去察看扫把竹的品质,这时伯父往往与搭伴发生分岐,伯父没看上眼前这片扫把竹,搭伴却觉得可以,最终相持不下时,伯父就独自离开继续找,搭伴留下,自己收割了这片竹子。
终于遇见了品质好的扫把竹,伯父马上撸起袖口动手割起来,他干活很猛又很有耐性,而割竹子是很费力气也费刀刃的,割一会镰刀就纯了,伯父用带去的小磨石磨镰刀,同时也稍微歇一下气。割到中午再下到沟里吃点干馍喝点溪水,稍微休息一下接着再割。
伯父因为把时间花在找好竹子上,他一整天便割得少,搭伴已经割够了,伯父还在忙着,搭伴已经在山沟下躺着攒劲,伯父则一人留在山坡上继续割,等割够了,打梱背着下山,和搭伴一起出山。就因为伯父挑竹子仔细,搭伴觉得和伯父一起跑山太花时间,往往下次就不愿再跟了。
伯父把背回的成梱竹子散开,靠在院墙周围让自然风干,这时满屋满院都是竹子的清香。伯母说家里人都喜欢闻这样的清香,这清香就是生活的盼头。靠在墙上的竹子风干了,伯父就抽出一些细长的竹子在火上烤软,用它把扫把竹缚编成扫把。
缚扫把可是个技术活,上百根竹子缚在一起,要一根不松动不脱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伯父有办法,他先把扫把竹分成两股,头对尾用烤软的细竹子扎住,再把对着尾的头硬顺过来,在两头扎紧,最后把扫把头分开平铺地上,将扫把手把抬高,用木板平压,这样压模几天,扫把成品就好了。这么缚的扫把,单根竹子永不松动脱落,同时扫地面宽,还有一定倾斜面,自然就是优质品了。
伯父把上好的扫把成品扛到十里外的槐芽街市卖出。街市上卖扫把的不少,想买扫把的人们一家家挑,只有伯父的扫把竹量足品质好有斜面,所以伯父的扫把总是出手快,还能卖个好价钱。
再看伯父扛木头。也是在春天,因木料树长在浅山,当天进山就能当天回家,并不需要带太多的干粮,也不用带铺盖。这种情况下伯父有时会带上叔父作伴。他们天不亮便出门赶往山里,在林间挑直溜点的树,同时要选好出来的路,因为山间地形复杂,很多时候是木材很好,但运不出来。
找到了木材树,选好了下山路,伯父便抡起大斧直砍选定树的根部。空山回音大,有时伯父的斧砍下去发出“哐”的声音,周围的群山间也跟着“哐哐哐”地响起来;有时伯父的斧砍下去发出“咚”的声音,周围的群山间也跟着“咚咚咚”地响个不停,形成了奇妙的好似锣鼓的合奏声,这实在是伯父要中兴刘家的催征锣鼓啊。这声音让沉重的力气活能稍微轻松一点。
伐树是很费劲的重活,伯父砍一会,换养父砍一会,养父干不惯这么重的活,太累了就扔下斧头赌气不干了,伯父也不怪他,自己拾起斧头继续砍,终于砍倒了一棵大树,伯父只让养父削枝刮皮。他们干累了就歇一会,吃点干馍,喝点山泉。
当夕阳西下,伯父兄弟俩把已经削枝刮皮的树杆拖到一处空地,顺在一起摆放整齐,表明这是有主的木材,就结束一天的劳作,出山回家。
这些去皮的木林经过一整年的风吹晾晒,到了第二年春天已经干透,伯父俩兄弟再次进山,顺着原路找到那堆木材,伯父扛起一条檩,养父扛起二根椽,他们一起出山。由于山路崎岖,扛着很长的木料不是这头碰就是那头撞,扛出山其实很不容易。
要问跑山有多累,我倒没从伯父那里听过什么说法,养父却是一辈子念念不忘,他一生中不管遇到多么大的事,只要与年轻时跑山扛木头一比,再苦再累的事就都不算啥了。
正因为极端的苦和累,跑山才是家乡最能吃苦的庄稼汉翻身的主要办法。对我们刘家来说,跑山也是伯父中兴家业的最好途径。看看业绩,跑山第一年,伯父就买下了一片庄基地,盖起了草房,刘家彻底结束了漂泊和借居,终于有了安身之地。跑山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伯父都是以每年十多亩的速度增买着田地。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伯父跑山硬生生地跑出了刘家的自立和初兴。自小就听伯母讲,那时真不怕穷,也不担心翻不了身,就怕谁家不肯吃苦,又懒得不行,既不愿节俭也不会计划,那这家人受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优美散文推荐
- 跑山创业
- 从伯母口中得知,我们刘家原本也是大户人家,在爷爷年轻时因遇匪祸家道衰落,爷爷因有木匠手艺
- 优美散文 2025-03-11
- 方台赋
- 辛卯之春,草之凋竭,吾登往方台,怀奠尊母。天时有风,雪之朗落,心沉且悲者,狐兔依穴,孤衷斑驳。
- 优美散文 2025-02-22
- 春江缺月夜
- 卧榻,翻身,辗转不能成眠,遂起身,披衣,踱步,百无聊籁之际,忽心生赏月之念
- 优美散文 2025-02-22
- 敌对
- 敌对也,看似敌,实则大利,于败者能励其智力,于胜者能鞭其自省。
- 优美散文 2025-02-22
- 国防之于我心
- 百年耻辱,万千教训。兵不足,则国不强;国不强,则民不安。
- 优美散文 2025-02-22
- 兰亭集序——之聚会有感
- 2011,岁在辛卯,六月中旬,会于盛臣新华仑,毕业聚餐也。师生毕至,男女咸集。
- 优美散文 2025-02-22
- 大赋
- 我寻大路,细味史事。逆境者,无志则凡,有志则杰,成志则雄。古来大成者,生于逆境,历尽艰辛,更当逢巨变,借时而势,雄者万难有一。
- 优美散文 2025-02-19
- 伏羲庙前的沉思
- 伏羲皇帝,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 优美散文 2025-02-19
- 伊人在哪里?
- 吾皖中大别山东麓舒人予,自先祖晋末,时逢北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迁徙世代居于此也
- 优美散文 2025-02-19
- 朱武列传
- 公元一九九一,朱家香火正旺,天降祥福,喜得双子,全家喜若狂,惊动全村,众人走其家,夸之。
- 优美散文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