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合作精神,提升其自觉能动性和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强调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实效,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各高校以此为切入口,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来自学生方面,一些大学生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好工作,而社会实践活动课只是辅修课,所以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想利用假期打工补贴家用而没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二是来自高校方面。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集中在假期,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实践需求,影响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缺乏完善的社会实践制度和机制。目前,一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存在漏缺,集中于开展志愿服务、文化下乡公益演出、志愿支教等项目,而对于专业设置上的社会实践项目少之又少,存在重理论学科轻社会实践现象,这就使得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留有空白。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走过场”的形式,对社会实践的形式、规模宣传过盛,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疏于管理。

二、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

1、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建设的认识。转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观念,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形式下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是经费的主要来源,而且往往是比较稳定的。学校要扩大学生实践活动经费的拨款比例,将大学生与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营造全校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2、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当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内容简单,缺乏创新,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大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得以考虑,缺乏依据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各个学习阶段所进行的社会实践内容系统化的设计与规划。所以要丰富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建立一套分内容、分层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活动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复杂的环境,了解国家当下的形势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有一个初步了解,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其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劳动意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解决当今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地方政府、学校、大学生三方面同时入手逐一攻克。地方政府要实施教育经费向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倾斜政策,确保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充足。同时,高校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每一环节制定好考核和评定制度,确保大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性的开展实践工作。大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有重新的认识,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将这三方力量紧紧地凝结在一起,共同协作,才能解决好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12-27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
  • 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
  •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合作精神,提升其自觉能动性和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社会实践总结 12-27
  • 弘扬绿色低碳精神,守护你我幸福家园
  • 弘扬绿色低碳精神,守护你我幸福家园
    曲阜师范大学部分学子自发组成环碳溯源社会实践队,12月5日各位成员在校内进行团队线下会议,共
  • 社会实践总结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