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嘉兴“走进灶画之乡,点亮非遗之光”浙财实践服务团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拜访施老

在参观古塘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有幸拜访了驻嘉兴市王江泾镇古塘村的灶画非遗传承人施顺观老先生。从打土灶头的日子聊到拜师学艺独立画灶画的经历,施老仿佛穿越了时间,重回灶画年代。

经介绍,78岁的施顺观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古塘村人。其从小爱画《三国志》人物故事,18岁开始学泥工,24岁独立打灶头、画灶画,27岁已在本地出名,主要擅长在灶头上绘制各类花卉和人物、山水、风景,动物等,打造花篮子阳台灶。在制作灶头型体时,能将浮雕、透雕、绘画集于一座灶头,并擅长用白酒调制颜料,使绘制在灶画上的图案保留时间长久,绘制灶画色彩鲜艳,喜红绿对比、黑白对比,擅长装饰灶头的顶部,将阳台制成多彩的“金阳台”。在2008年时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灶画传承人”、“嘉兴市民间艺术家”。
上图为施老先生的获奖作品  花篮墩子全阳台灶头
40多年来,施顺观老先生十分喜爱嘉兴地区独有的民间灶画艺术,并潜心为之研究、带徒,技艺精湛,是嘉兴灶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和传承人。为当地企业、农户打灶十多座,不计报酬。嘉兴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都市快报》等新闻媒体都对施顺观的灶画手艺行了采访报道。
团队成员认真听讲ing
参观非遗文化客栈
走进嘉兴市非遗文化客栈,满目皆是各式各样的灶头画模型,它们风格迥异,每一座都拥有别具一格的美,每一座都承载着用灶头烧饭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曾多少人是循着从灶台升起的袅袅炊烟,找到了家的方向。

但如今由于新农村改造,农村的土灶大都被无情地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煤气灶。客栈深处现代大气简约的灶头与老式的话有灶画的土灶形成了鲜明对比。

学习灶画基础

古塘村以文化人,以文养德,结合当地的灶画民俗艺术,村里建起了嘉兴市第四家非遗文化客厅,自2019年,该村依托文化礼堂提升项目,再建灶画文创中心。

施顺观老先生带领队员参观了他的工作室,详细介绍了灶头自唐以来的历史沿革、各种灶画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美好寓意、各种灶头类型等知识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想尝试制作灶画。施老先生也并不吝啬地耐心教学,手把手带着队员们勾勒出灶画之美。
届时恰逢古塘村里的小朋友们前来学习灶画,我们的队员们便与这些祖国的花朵们交流画画技艺和心得。经过采访,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非常喜欢灶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无奈于平时学业繁忙,仅有周末抽空来此学习。
实践感悟

走进村庄,道路两旁的墙头画着各种图案的灶画,不管是孔雀开屏、喜鹊登梅,还是桃园三结义、姜太公钓鱼,都寄托着村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它们不仅美化了农家的厨房,也丰富了江南民间的风俗文化。

从前古塘村孕育了灶画,如今灶画成就了古塘村。当地政府为使灶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这也是将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助力灶画传承,也是带动古塘村振兴的关键。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09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弘法牟平行,筑梦法治村
  •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为助力法治乡村的建设,6月26日,我作为烟台理工学院“弘法沧澜”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和团队一起赴山东省烟台市
  • 社会实践总结 08-09
  • “论”新知新觉,关照时代精神
  • “论”新知新觉,关照时代精神
  • 安徽财经大学华兴队在暑假期间通过线上会议、进校园进行流动宣讲以及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进行暑假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08-08
  • 访中国桃园之乡,展家乡特产故事

  • 赴淮南李咀村、石河子143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队员李天英,于2022年7月16日前往中国蟠桃之乡——新疆石河子一四三团九连了解当地
  • 社会实践总结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