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团:网络舆论的代价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5-03-30 阅读:
在短视频刷屏、热搜更迭的数字化浪潮中,网络群体伸张正义行为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重塑社会议题的解决路径。从“唐山烧烤店暴力事件”中全民追问真相,到“粉发女孩被网暴自杀案”推动司法程序革新,网民通过转发、评论、技术解析等方式参与公共事件,既彰显了技术赋权的进步性,也暴露出情绪失控与制度滞后的深层矛盾。18-24岁Z世代已成为网络正义实践的主力军,其技术化手段与圈层化传播模式正在改写社会治理的传统逻辑,而司法系统、平台规则与公众认知的错位,则让这场“键盘正义”的实践充满争议与反思。
网络舆论研究在互联网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对社交媒体、论坛、新闻平台等网络空间的公众意见、情感倾向及传播规律进行系统性分析,揭示社会心态、风险信号与治理痛点,在社会中能及时进行风险预警与危机管理,并对政策制定与效果评估产生借鉴意义。但是,虚假信息与网络暴力泛滥始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虚假信息与网络暴力治理依旧是网络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洛阳理工学院学生组成实践团队以网络群体伸张正义行为为主题立项研究。团队成员利用Python网络爬虫和生成式ai等工具,找到从2000年到2024年193个网络群体伸张正义典型事件,通过QCA方法对其做详细分析,形成横纵交错的数据分析结果;同时对不同人体进行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研,收回问有效问卷1832份,问卷有效率达91.6%,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
团队完成了以《协同治乱,网清民安:网络群体伸张正义行为后果与治理研究》为题的调研报告。报告从社会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多维度入手,系统分析了网络群体事件特征、动因、大众的看法及主要影响变量,提出了网络空间治理多元化理念,以及积极引导网络群体、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工作建议。
团队共取得三方面突破性进展。一方面揭示网络群体伸张正义行为的演化机制,并指明其具体特征,一方面指出网络群体伸张正义行为四大痛点,同时也指明其现实困境,即由屏幕壁垒、认知壁垒、制度壁垒交互影响的结构性困境。
最后,团队在给出五大治理原则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以下五大政策建议:构建技术赋能的动态治理体系、创新制度设计的协同治理框架、培育社会协同的多元共治生态、强化教育赋能的代际协同策略、推进全球协作的治理标准建设,在此基础上创新技术重构、制度创新、社会协同、教育赋能与全球协作的“五维联动”体系,旨在通过各方势力协同联动治理提高网络群体伸张正义行为治理效能。
网络舆论研究是互联网治理的“雷达”与“指南针”,既需技术锐度精准识别风险,亦需制度温度平衡各方权益。在算法与人性、效率与公平的张力中,唯有持续创新方法论、坚守伦理底线,方能构建清朗且活力的数字社会。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 百余年风雨兼程,山河泣血,千万里征途漫漫,赤旗漫卷。华夏儿女以魂与魄铺就了近现代的红色奋斗长卷。
- 社会实践活动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