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历75载风华正茂,以青春挺膺担当

发布时间:2024-08-19     阅读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5周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走近了几位75周岁老人,倾听他们讲述那些充满岁月痕迹的故事。
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临沂的村镇中正式开始实践调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力争不遗漏寻找75岁老人。走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为最后的实践总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日的酷暑与烈日抵挡不住我们的无限热情。村子的道路纵横交错、曲折绵延,但是村支书熟悉每家每户的具体方位以及人口关系。在调查过程中,村支书一直陪伴着我们,与我们一起跟村民交流探访,并且为我们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随着脚步的移动,经历整整一天的时间,最后一位村里老人也已经走访过了。在此次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该村镇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村内老人对黄河流域生态改善的建议与感受。
在走访的过程中,有一幕让我们印象深刻。当我们敲开老人们家门时,一开始老人们对我们多多少少有防备的姿态。但当看见村支书时,他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想必村支书一定深得民心,在村内一定是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的,我们心里不禁生出对村支书的几分敬意。通过与老人们的交谈我们得知老人们平常主要通过收看新闻的方式了解黄河的生态治理,他们平时会在新闻联播中给予黄河流域发展情况予以关注,在75年内黄河水质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良好,黄河水质在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黄河的生态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实际的影响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怎么改进或加强黄河的生态保护。
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带着虔诚和敬意,踏入一位位老人温暖而朴素的家中。他们坐在那些年代久远但依然坚固的木制家具旁,聆听着老人缓缓讲述过去的岁月。
他们聆听着那些曾经的故事,感受着那些历史的印记,体会着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们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证,为队员们描绘出一幅真实而鲜活的新中国画卷。老人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从物资匮乏,生活艰难,到现在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老人们向队员们讲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跨越,从落后到先进的飞跃。老人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的耳朵捕捉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感波动,每一个历史印记。他们用心去感受那些被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体会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沧桑巨变。
大家普遍在与老人们交流时遇到困难,不少老人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难以交流。成员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选择向当地年轻人求助,帮忙翻译老人们的方言,有的采用聊天的方式,解决老人们不识字不会写字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际调查,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存在设计不合理、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反思总结,继续完善我们的调查问卷,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走进群众之中,与他们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深入的采访。这次调查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使我们深刻感受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对民众生活的重要影响。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综合素质,更锻炼了队员们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民生的问题,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的家园,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开创国家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车欣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直播销售,揭秘黄鱼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织梦乡行队直播带货之旅
  • 零星土地难执笔,集约发展焕新生
  • 零星土地难执笔,集约发展焕新生
  • 土地细碎化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加快推进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2024年中央一号文
  • 社会实践活动 08-19
  • 【石大学子助力绿色发展行】播撒生态种子 共筑绿色长城
  • “艺”旅彰文服务团在蟳埔村开展调研
  • “艺”旅彰文服务团在蟳埔村开展调研
  • 山东大学(威海)“艺”旅彰文服务团于8月8日深入蟳埔村就农民画与研学旅行的结合以及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采访了当地驻村干部
  • 社会实践活动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