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01 走进美丽水湖探寻莓业兴程
2025年1月15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莓烦恼助长丰”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长丰县水湖镇,希望全面了解水家湖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我们学习的意义和青春的答案。
图1:团队成员合影
02 追溯种植往昔聚焦莓业今盛
水家湖草莓产业是当地经济重要支柱,如今正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自上世纪80年代起,这里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达11万吨,年产值17亿元,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在这里,草莓保存冬季靠自然存放,其他季节依赖冷库,但冷库数量不足是草莓销售数量难以增长的一大难题。
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家湖草莓产业积极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包括数字化管理、巡查机器人和采摘机器人等,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销售上已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线上如拼多多等平台渐成主导。运输方面,散户多自行销售,电商则与顺丰等快递公司合作,保障新鲜送达。此外,长丰县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淘汰了“丰香”等老品种,全面更换为“红颜”新品种。根据多年跟踪调查测算,种植“红颜”新品种后,每亩经济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预计每年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20亿元以上。
图2:与水湖镇政府农业部门专家座谈
然而,尽管水家湖草莓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存放条件不足、人工成本高和线上销售门槛等挑战。经过我们的采访调查,相关部门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强管理,提升农户的专业技能,推动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03 投身莓业劳作倾听莓农心声
随后,团队来到水湖镇的草莓种植散户李大爷家中。李大爷从事草莓种植已有多年,他热情地带领队员们走进自家草莓大棚,分享他的种植经验与日常劳作的点滴。队员们亲身体验了草莓种植的辛苦,也了解到散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困难。
图3:李大爷正在热心的回答我们的疑问
实践期间,全体队员还参与了草莓采摘、包装和销售工作。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采摘成熟的草莓,有的精心进行包装,有的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推广。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切实感受到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联系。
图4:队员们正在帮果农们采摘和售卖草莓
04感悟实践所得展望莓业未来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长丰县草莓产业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深刻体会到科技和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同时,队员们也认识到,长丰县草莓产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技术普及等。
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把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长丰县草莓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颗“红色果实”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增添光彩,助力长丰县实现更加繁荣的乡村振兴愿景。我想,这就是我们要追寻的来自青春的答案。
摄影:高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