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关于大学生三下乡支教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 ——以郎溪县十字镇为个案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9-09     阅读
摘要: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是中国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到农村和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提升当地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动的效果和实施现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高支教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多所高校参与“三下乡”支教活动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研,分析他们的反馈和建议。此外,还通过文献分析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面临许多挑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延长支教周期、加强培训和完善反馈机制,可以显著提升支教活动的效果,实现对偏远地区教育的长期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现状分析,改进建议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在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重视对乡村教育的改革。
  1. 国家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支持
我国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最终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
  1. 教育突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全球教育体系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实践能力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还涉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提升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观察合肥工业大学于郎溪十字镇儿童服务站三下乡支教活动的开展状况,大学生支教对受援学校产生的有利及不利影响。这不仅能在理论上对各大高效社会实践工作的部署安排建议。
(二)实践意义
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援助对象主要是偏远乡村的留守儿童,例如郎溪十字镇生活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教育资源缺少、教育质量和城区差距大。下乡支教活动能锻炼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压力,同时为乡村留守儿童的研究问题,提供良好的见解雨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支教主题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包括“三支一扶”支教、“西部计划”支教、师范生顶岗支教、研究生支教团支教。随着大学生支教活动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献数量也显著增加。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 6100 万,因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和留守“问题”受到了媒体、学术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主要面临心理,教育,安全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支教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其对教育系统的影响、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作用、以及对当地社区和学生的长远效果。 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对大学生支教项目的支持政策各异,影响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宣城市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大学生支教活动对十字镇(负责人、学生及家长)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调查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的实际开展情况,探究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查找大量有关“大学生支教”、“支教”、“乡村教育”的文献,全面了解大学生支教活动当今的发展状况。
个案研究法:选取十字镇儿童服务站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过程具体形式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法等
访谈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放式访谈,访谈都有相应的提纲。
观察法:深入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的十字镇服务站,以了解支教活动的真实情况。
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设计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收集信息的调查方法。
 
 

五、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繁星筑梦支教团”开展特色与成果展示。
(一)课程特色
1. 创新性教学方法
(1)游戏化教学: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通过互动和趣味性强的游戏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游戏的特点、规则和机制,将学习过程转化为有趣、吸引人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我们将游戏的特点、规则和机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有趣的游戏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动力,达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的。
(2)项目制学习: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潜水艇和弹簧小车等实际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跨学科整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制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机械特色小课堂
我们创新性设计了“机械小课堂”特色课程,围绕海洋、陆地和天空这三个环境主题,可以利用这些特定环境的特点进行创新。海洋小课堂引入水下潜水艇的设计和应用,讲解潜水艇和无人潜水器的原理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模型制作,让学生了解水下潜水艇的原理,让学生们增加对机械知识的兴趣。陆地机械小课堂探讨现代常见小汽车的设计和应用。讨论这些小汽车如何进行工作和设计以及对汽车知识的启蒙。我们带领学生们进行了弹簧小车的设计与组装,所有学生均完成了小车的组装与运行,最后我们举行了弹簧小车的比赛来检验大家的实践成果与应用。天空机械小课堂讲解航空器(如飞机、无人机)的设计原理,包括简易空气动力学和常见材料选择等。展示航空机械如何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表现。介绍航天器(如火箭、卫星)的设计和功能,讨论其在航天探索中的应用。展示如何解决航天任务中的技术挑战。我们的小老师制作了简易的飞机模型并和学生们进行了演示与教学,学生们展示了极高的兴趣。
我们设计一个综合的关于机械知识的课堂,将海洋、陆地和天空环境下的机械技术结合起来。机械特色小课堂能够全面展示不同环境下机械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机械设备和工具,让学生亲自体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过程,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采用项目制学习方式,通过真实的机械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虚拟仿真和模拟实验,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提高学习效果。将机械学与其他学科如电子技术、编程等结合,推动学生在综合应用中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个机械小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 劳动实践课堂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劳动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依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农业技能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我们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习如何进行环保的除草。对于“种地除草”的劳动实践课堂 ,学生亲自参与种植和除草活动,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和除草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种植技巧和除草工具的使用。讲解除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如何选择环保的除草方法,如手工除草或生物除草剂,以减少对土壤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分组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劳动成果的责任感。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最终整合成果进行展示和总结。
  1. 科学实验课堂
科学实验课的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科学实验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科学研究在许多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实验中的实际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亲自观看实验活动,了解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实验课课程设置实验操作与技能培养: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简单的实验为同学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通过这样的科学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提高对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报告撰写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科学实验课程课程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基础,还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 红色文化教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教育旨在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为了让学生们养成爱国爱家的思想,我们设计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课程通常以中国革命历史为基础,讲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创新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老师们带领学生们学唱红歌,通过优美的歌声,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思想,培养学生们的爱国品质。
(二)课程作品展示

课程一:爱国教育——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爱国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是塑造他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基石,更是帮助他们理解和认同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从而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老师们借助音乐和艺术,与孩子们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优美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带给孩子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力量。这种歌声中蕴含的情感,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对祖国的深切认同和热爱。
除了音乐,历史教育也是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们通过讲述国家的历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为之奋斗的前辈们。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对国家的尊重和认同。
我们期望,通过爱国教育,孩子们能够树立起坚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长大后,他们将以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程机械教育——海、陆、空

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深知机械启蒙对于孩子们未来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机械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海、陆、空三个板块的玩具模型,向孩子们传递基础的机械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机械工程的兴趣。
海洋板块——潜水艇模型
在机械教育课程的海洋板块中,我们带领孩子们深入探索了潜水艇的奇妙世界。首先,我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向孩子们介绍了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包括浮力、压力和水下导航等关键概念。我们解释了潜水艇是如何利用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以及它是如何通过调整压力来适应深海环境的。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水艇模型。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了潜水艇的设计和功能。孩子们首先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构建潜水艇的外壳,以确保其能够承受水下的压力。接着,他们探索了如何设计内部的压载系统,通过添加或移除重物来控制潜水艇的浮力。
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比如小型的气泵和阀门,来模拟潜水艇的浮沉机制。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并理解了潜水艇是如何通过调整内部压力和水的进出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此外,孩子们还尝试了如何通过调整潜水艇的重心和重量分布,来控制其在水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潜水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陆地板块——橡皮筋小车
在机械教育课程的陆地板块,我们引入了橡皮筋小车这一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工具,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理解机械动力的转换过程。我们首先通过互动讲解,向孩子们展示了橡皮筋小车的基本构造,包括橡皮筋、车轮、车身和传动系统等组成部分。随后,我们深入探讨了弹性势能的概念,解释了橡皮筋在被拉伸时如何储存能量,并在释放时如何将这些能量转化为小车的动能,从而驱动小车前进。
在动手制作环节,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开始组装自己的橡皮筋小车。他们学习了如何正确安装橡皮筋,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以及如何调整车轮和车身的配置,以达到最佳的行驶效果。在调试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逐渐掌握了如何优化小车的设计,以提高其速度和稳定性。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知识视野,我们将现代机械工程中的单片机技术融入课程中。我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展示了如何通过编程来控制电子设备。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学习了基础的编程语言和逻辑,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了如何编写简单的程序来控制小车的行驶。他们通过连接电路和编写代码,成功地让小车按照预设的指令行动,这一成就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对电子技术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们不仅对机械动力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对电子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空中板块——直升机模型
在空中板块的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以直升机模型为载体,带领孩子们探索飞行的奥秘。我们首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模型演示,向孩子们介绍了直升机的旋翼系统,包括主旋翼和尾旋翼的作用。我们解释了直升机如何通过改变旋翼的倾斜角度和转速来实现上升、下降和转弯等飞行动作,让孩子们对飞行动力学有了直观的理解。
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引导孩子们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纸飞机。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飞机上绘制了五彩斑斓的图案,有的画上了彩虹和云朵,有的画上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当孩子们放飞这些承载着他们梦想的纸飞机时,它们在空中翱翔,象征着孩子们的梦想展翅高飞,勇敢追求自己的未来。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直升机和飞机的机械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制作和调试模型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优化设计,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我们相信,这些课程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和技术的持续探索,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创新者和探索者。他们将带着对飞行的热爱和对机械工程的好奇心,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探索未知的世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未来。
 

课程中国地理教育

在地理课上,老师们将中国地图以卡通的形式呈现,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地图,而是将每个省份的地理特征与它们独特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多彩的学习环境。例如,我们用卡通化的故宫形象代表北京,用色彩斑斓的丽江古城图案代表云南,用生动的川剧变脸面具代表四川,用庄重的孔子像代表山东,以及用诱人的刀削面图案代表山西。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对地理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还让他们在视觉上就能感受到每个地区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包括了互动环节,鼓励孩子们参与到地图的探索中来。设计了一系列与地理知识相关的趣味问答和寻宝游戏,让孩子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到地理知识。在课程的最后,我们组织了中国地图拼图游戏,这是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拼凑各省的地图板块来加深对各省地理位置的记忆。这个活动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丰富的地理和文化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中国各地文化和地理的初步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这些经历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奠定基石。
六、大学生支教的现状及积极影响
(一)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基本概况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支教活动对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影响,以下即概括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和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基本情况。
1.郎溪县十字镇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十字镇地处皖东南,系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千米,辖7个村2个社区(含1个城市社区),总人口5.8万(含十字铺茶场)。林地面积超过12万亩,耕地面积5.87万亩。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是全省唯一的“镇、场、区、会”“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乡镇。区域发展带动力、影响力不断增强。2020年12月20日,省委编办再次批复十字镇为新一轮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
2.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基本情况
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属于公益性质的组织,采取报名制,李老师对其进行知识教育,课业辅导。学生一般为留守儿童,也有双职工儿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调查设计与访谈实施
1.问卷的设计与样本选取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从郎溪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学生与家长进行深入了解合肥工业大学“繁星筑梦支教团“的积极影响,带来将本次活动暴露的问题归纳出来,以及寻求一些合理的解决办法,进而探讨为解决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支教活动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一个合理可靠的解决方案,为郎溪十字镇的儿童保驾护航。
(2)调查内容
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相结合,面向家长,学生,李静老师以及之支教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角度深入探寻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的支教活动现状。两种方式相结合避免了单面产生的弊端,进而更加准确可信。面向所有的对象,使结果更加具有针对性。
2.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问卷有机械工程系指导老师亲手制作,在2024年 7月12号开始发放,逐个发放并指导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认真完成,共发放 90份,填写完成当场收回,据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85,问卷有效率为 94.44%。
本研究发放了四种问卷,问卷调查对象分别是李静老师、家长及学生大学生。设置不同的问卷更加保证了本次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李静老师,我们着重了解李静老师观察下,我们的各方面的成效以及学生的状态。对于学生家长,站在社会层面去聆听他们对于乡村教育,大学生支教的独特见解。对于学生当事人,我们更加需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与独特的见解。对于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我们应该从你们身上去探寻动机目的,经验体验等独特的想法。
3.访谈实施
本次研究配合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访谈了解,以防止调查问卷的疏漏。
(三)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乡村支教活动现状
1.支教活动内容
到目前为止,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每年都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短期支教活动,支教活动大概8场。李静老师一直坚守在这里,始终如一,不忘初心。见证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为他们的到来提供有效的生活保障与工作引荐。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十字镇儿童服务站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详细情况如下。
(1)人员及时长
2024年,十字镇儿童服务站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短期大学生支教活动,支教大学生主要来自于合肥工业大学,由合肥工业大学带队老师带领支教大学生前来十字镇儿童服务站支教。每一期前来支教的支教队伍为 10人。 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繁星逐梦支教团”在2024712日前往开展支教活动。
(2)活动内容
通过分析往年大学生来儿童服务站活动内容记录,结合2024支教活动内容,可知学生短期支教的内容主要是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教育专题、课后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合理的心理辅导等。支教大学生自身专业新增课程,例如:合肥工业大学学机械工程系“繁星筑梦支教团“将”机械小课堂“带入郎溪,带入小孩中。将海陆空三种情境下的机械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在郎溪的课堂,践行了合肥工业大学”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
(3)受援学生以及人数
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以报名形式,学生一般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双职工儿童。每日开展人数近30人,2024年“繁星筑梦支教团”受援覆盖人数约60人。受援学生各个年级不等,覆盖小学以及初中。
2.支教事项对接安排
(1)支教活动的联系途径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在连续开展3年的基础上,于2024年在儿童服务站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并且与李静老师长期建立联系,并且此项目将成为机械系招牌项目。
 
(2)支教活动的分责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支教大学生在进入支教服务学校之前是由机械工程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梅启梦老师负责管理相关支教培训。支教大学生正式进入郎溪十字镇,由指导老师陪同,学生负责人跟同,分工合理,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3)支教活动的对接安排
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前,十字镇儿童服务站李静老师与机械工程系学生代表协商支教内容、安全保险工作、管理日常工作,李静老师对我们提出关于生活于工作的各方面严明的纪律要求,保障支教活动顺利开展。
七、十字镇服务站乡村支教活动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是以大学生为主的教师团队,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援助,特别是对乡村学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大学生的支教活动能够为这些地区带来新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大学生通常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引入新的知识领域和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到来可以让当地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拓宽他们的视野。
  • 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支教活动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使乡村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文化背景。通过支教活动,更多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接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服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地点负责人李静老师:我们非常欢迎大学生支教团队的到来,这不仅可以为乡镇中的孩子带来教育资源、开阔他们的眼界,同时这些大学生们用自己的激情来陪伴温暖这些孩子们。大学生支教团队为我们的儿童服务站带来新鲜活力,他们的机械小课堂给孩子们打破了知识的壁垒、打开了科技世界的大门,这对于我们乡镇认知闭塞的孩子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 拓展学生知识,传承优秀文化
支教志愿者通常具备较高的学术背景和教育素质。他们能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对当地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参考和改进。支教活动往往包括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如书籍、教具、电子设备等,这些资源在某些乡村学校可能较为缺乏。志愿者可能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互动式教学、游戏化学习等,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重塑教育思想,改善教育方法
大学生支教活动不仅给当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也会给学生家长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且这类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如下表所示是本次调研中 12名家长的学历情况。
 
可以看出学生家长拥有高学历的占比不高,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乡村家长的学历水平整体不高的现状,教育观念模糊不清,甚至不重视。 
受访家长 A:我们是农民,不认识字,孩子的靠自己,大学生过来教育孩子,我非常高兴,如果孩子能够像这些合工大的大学生一样,那就好了,家里也是不用种地了。
可以看出家长比较支持支教活动,也反映出支教活动对家长产生了比较积极的影响。支教老师带来的新知识、新的教育理念,燃起了家长支持孩子学习的心。在调查的过程中,针对“您认为支教活动对您有帮助吗?”的问题,家长们给出的答案情况如图所示。
 
 
受访家长 B:这些合肥工业大学的大学生真的厉害,等以后我的孩子要是能考个大学,从郎溪走出去,那是非常好的事情。只要他想要读,我们家里非常高兴支持他,也希望他能像这些大学生回报社会。
  • 了解乡村现状,回报社会需要
对于三下乡支教活动来讲,这不单是一项名义上的社会实践,更是一项对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支援活动。大学生在支教中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1)磨练意志,增强责任心。如下是本次针对支教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所展开的调查结果。从图中可以知道,支教大学生中,有近70%的学生认为支教活动可以磨练自身的意志,对此我们也做了深入访谈:
受访支教大学生任老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支教活动,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让我更加意识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次站上讲台总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忧虑,但经过数次的锻炼,我不断从中完善自我,找到与学生相处的方法。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我的微薄之力,孩子们可以收获知识发展自我,汇聚微光点亮未来。 
大学生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初到乡村不适应的生活,工作中教学遇到的阻碍,都将成为支教大学生磨炼意志,增强责任心的有效途径。
 
    (2)实现自身价值。有近80%的大学生认为参与支教活动,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人,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受访支教大学生陈老师:乡村地区的孩子需要帮助,我们要尽全力帮助他们实现价值,我会在支教活动中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这样不仅帮助了他们,也提升了自我。因为我觉得帮助乡村地区的孩子,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尽责、付出,支教大学生为受援学校献计献策,参与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3)增强大学生沟通能力。通过调查统计,有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参与本次支教活动可以锻炼沟通能力。大学生在高校中缺少与外界的联系,参加支教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与外界的交流,进而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
受访支教大学生崔老师: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真的成长很多、收获很多。小朋友们的纯真让我逐渐打开自我、表达自我,让我从一个内向的人转变为一个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共成长共进步”,我希望我个人的努力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力量,希望孩子们走出乡镇看到更大的世界。
七.学生下乡支教活动问题及成因
前面分析了十字镇儿童服务站支教现状,对受援方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学生支教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一)十字镇儿童服务站支教存在问题
1. 学校开支及管理难度加大
众多积极影响下,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加重了支教团的经济负担。住宿,车费,教具等开销巨大。
2.受援学生适应不同的教学风格
支教大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途径,展现了不同世界的新奇事物。他们拓宽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走出郎溪,走进大城市。但是支教教师更换频繁,学生刚与教师建立相处模式,然而支教教师的支教时间也将面临结束。
(二)十字镇儿童服务站问题原因分析
1.选拔机制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是由于支教教师选拔控制不严格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对支教教师监管与考核评价不到位的原因。
2.支教时间短且教师更换频繁
支教时间很短,这给学生和支教教师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学生尤其是低学段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一位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受援学校李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在问卷中写到:“支教活动的初心非常好,也的的确确给我们偏远乡村学校带来很多好处。但我个人认为支教时间偏短,这对学生的学习、支教大学生的专业成长都不好。”
受援学生家长 B 认为:“其实支教可以给我们乡村孩子增加一些新鲜的知识和文化,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孩子们的心理种上希望的种子,但我个人认为支教时间太短,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有限。”
3.支教内容设置不合理
大学生支教前策划,虽然会根据预先规划的课程展开,但是课程都是由支教大学生设置的,他们会上网搜集比较有吸引力的潮流内容。这样的内容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也使得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上课随意发挥想象、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好的习惯。
被访学生家长 C:大学生讲的那些东西真的对我们家孩子刺激有点大,回来闹着想出去看看,比如回来说老师讲的飞机,导致孩子回来就说要去坐飞机,高额的花销对于我们来说实在不可观。
八、大学生乡村支教活动的建议
(一)完善考核与监管机制
1.完善考评评价机制
支教大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要从学生课堂表现,效果、备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一评价主要体现在支教过程的考核。
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对支教大学生工作、不仅严格管理,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使得他们尽快适应乡村。通过工作上的合理监管,生活上的合理安排,让支教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感,努力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
1. 保障支教大学生的待遇
对于大学生,支教活动虽然短暂,但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需求。乡村生活相对艰苦,生活条件差,支教大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方面都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支教活动高效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生活保障,让支教大学生无所顾虑,在生活中上应尽量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乡村支教活动的开展。据2024繁星筑梦支教团,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是适应能力较强的,但是也出现卫生工作不到位,交通不便利等问题。
(三)合理安排支教时间
1.设置支教时间
支教活动时间不应该限制,要根据支教活动、支教大学生及受援方的实际情况来定支教时间,支教结束之后也应建立一个长远而有效的支援教学机制,例如现在推出的云平台教学,互联网+教学都可以通过实践运用恰当。
2.搭建稳定支教模式
通过建立高效的社会实践基地,保障长期的大学生支教模式,成为一种传承性,持久性活动。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在郎溪县十字镇儿童服务站建立维持三年的社会实践基地。
 
附录一:照片图集收纳
 
附录二:调查问卷
 
 
 
 
 
 
 
 
 
 
 
 
 
 
 
 
 
 
 
 
 
 
 
 
 
 
 
 
 
 
 
 
 
 
 
 
 
 
 
 
作者:赵利敏 陈沐杰 赵博 崔旺业 任秋彤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武铁机辆学子三下乡|筑梦乡村谱写新篇章
  • 走三省七市,扬伟大精神——柏志艺行·西柏坡精神宣讲行
  • 阿师学子三下乡:语润童心,“普”惠彝乡社会实践团在行动
  • 白泉治理建议
  • 白泉作为城郊乡村的宝贵自然资源,其保护与开发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上述改造措施和发展策略,不仅可以保护和利用好这一
  • 社会实践报告 09-07
  • 白泉调研意义
  • 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泉润丹心,济水扬帆”赴济南历城关于“希望小屋”儿童关爱支教队在支教同时,对支教地特色名泉——白泉进行了详尽
  • 社会实践报告 09-07
  • 白泉现状考察报告
  • “泉润丹心,济水扬帆”支教队在支教期间对济南历城区白泉的实地考察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09-07
  •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老兵精神
  •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老兵精神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抷魂。在新时代背景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 社会实践报告 09-06
  • 探寻神话与非遗双视角下的巢湖文化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