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社区教育疏通城市毛细血管,破解协同育人新难题

发布时间:2024-08-24     阅读
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成效事关人才培养工作全局,事关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大局。为努力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新难题的参与者、贡献者、破局者,更好探索学校启智润心、家庭同向共驱、社区有力托举“融起来”的协同机制,探索苏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社区力量,7月29日至8月7日,苏州大学十六字箴言践行小队成员前往苏州市金阊街道开展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明确“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全貌。
不负所“托”:青少年社区暑托班成为暑期好“趣”处
7 月 29 日上午九点,实践团到达中街路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与暑托班的20多名学生一同前往苏州市中医博物馆,了解苏州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之旅。在沉浸式体验与深度访谈中,实践团成员全面了解了暑托班的基本情况,近距离洞察社区教育内嵌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重要影响。
图1 社区青少年正在参观苏州中医博物馆
图2 社区青少年们正在练习苏州评弹
8月7日,团队成员谢伊铭、李飞扬、俞开颜、王奕菲于彩虹社区调研暑托班开展情况。社区青少年们在戏曲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苏州评弹,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破解协同育人新难题,打造“家校社”新样态
实践期间,实践团对社区青少年、家长与社区工作人员先后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探索更多社区教育的侧面。
 
图3 实践团成员对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图4 实践团成员对暑托班老师进行访谈

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实践团成员就社区教育开展情况及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现实困难、实践进路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勾画了更加全面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图景。
“鲲鹏击浪从兹始“,实践小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持续探索不断提高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成效的破局之道,形成能推广、可复制的“金阊经验”,为以更高站位、更大视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不懈奋斗。
图5 实践团成员合照
撰稿人:王奕菲、李飞扬、谢伊铭
供图者:谢伊铭
通讯员:王奕菲
作者:王奕菲    来源:王奕菲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社区教育疏通城市毛细血管,破解协同育人新难题
  • “蒲策”传音实践团汕尾一队宣传学生资助政策纪实
  • 高校暑期实践队“浙”新乡村农业
  • 不忘初心,党史随行
  • 在2023-2024年暑假期间,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三学生为了解更多红色文化,自发组成党史学习小组。
  • 社会实践报告 08-23
  • 七彩假期·暖心同行|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暑期“七彩假期”活动
  • 借文物之帆,扬中国精神|华侨大学“寻根探源”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启航蓬莱,筑梦未来
  • 启航蓬莱,筑梦未来
  •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知识与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