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探寻范旭东广场: 红色精神映光辉,历史足迹鉴未来

发布时间:2024-08-08     阅读
“我国化学工业先有纯碱、烧碱,这只是一只脚。现在又有了硫酸、硝酸,有了另一只脚。有两只脚,我们的化工就能大踏步前进了……”这是范旭东在庆祝我国化学工业取得重要进展时的慷慨陈词,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和永利碱厂,开创了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新纪元。
如今,在范旭东广场,他的雕像目光睿智,手执图纸,高达6.2米的全身铜塑像寓意范先生终年62岁,基座上刻有科学家侯德榜的敬书,铜像背后则用金粉撰写了他的生平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2024年7月3日,上午八时许,为深入了解范旭东广场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现状发展,一支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文学院代表组成的“文心”实践团队对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范旭东广场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挖掘广场背后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正在雕像下筹备社区文化活动的几位长辈,通过交流,成员们了解到有关广场建设、维护以及日常使用的情况,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提升文化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长辈们提到范旭东为“永久黄”团队制定的“四大信条”——“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的光荣。”他们说:“审计出身的中国青年,应更能理解、也更应传承范旭东这种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英雄事迹,承古拓今。在范旭东广场,不仅有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精神熠熠生辉,更有新时代宜居宜人的民族春风生生不息。在健身步道进行每日清洁的环卫工人说到:“有时还有纪念活动,晚上也热闹,不仅老年人多,很多年轻人也来跳街舞、遛狗。”
在调研总结会上,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调研不仅让他们对范旭东广场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热情。大家一致认为,范旭东广场作为江北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应进一步发挥其独特优势,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
同时,调研团队还就范旭东广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他们建议,应进一步挖掘广场的文化内涵,丰富展览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此次范旭东广场实地调研的圆满结束,不仅为广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江北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范旭东广场将成为更多人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投稿人:朱艺冉
撰稿人:钮馨逸
图片素材:陈君怡
团队负责人:沈宸君
审核老师/指导老师:刘俏芝,刘馨
作者:钮馨逸  朱艺冉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文心”社会实践小分队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探寻范旭东广场: 红色精神映光辉,历史足迹鉴未来
  • “乡”约文艺汇演,绽放青春光芒|重外院“青歌筑梦”实践团2024公益支教系列
  • 对话·红色人物——身边的英雄军人》
  • 对话·红色人物——身边的英雄军人》
  • 第一站,湖北十堰。2024年7月19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赤心青音”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成员李贞林一行来到湖北十堰房县,拜访了两位
  • 社会实践报告 08-08
  • 遵珠学子三下乡“医食结伴,虫新出发”实践报告
  • 天外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垃圾分类始于心,变废为宝践于行
  • 学子下乡:残光破晓,筑梦同行
  • 学子下乡:残光破晓,筑梦同行
  • 为响应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的号召,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共享阳光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山东潍坊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
  • 社会实践报告 08-07
  • 科学点亮生活,技术播种乡村
  • “乡”约文艺汇演,绽放青春光芒|“青歌筑梦”实践团2024公益支教系列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