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遵珠学子三下乡“医食结伴,虫新出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07     阅读
遵珠学子三下乡“医食结伴,虫新出发”实践报告
 
学校名称】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报告题目】“医食结伴,虫新出发”调研科普行动——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居民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调研及肝吸虫病知识科普
 
团队名称】“医食无忧”实践服务队
 
团队成员】刘娇娇、向梦玲、李小雪、吴安平、赵茚祺、宋安静、黄杨、张璐涵、肖盈盈、晏玲玲
 
指导老师】王思琪
 
实践时间】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18日
 
实践地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的井岸镇黄金村,白蕉镇昭信村,斗门中心广场,白藤社区
 
作    者】吴安平、赵茚祺、肖盈盈、晏玲玲
 
摘   要】为有效提高村民对肝吸虫病及预防措施的认知,并锻炼同学们的沟通能力,让所学理论知识落到生活实践中。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18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衣食无忧”实践服务队,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开展了斗门区居民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调研及知识宣传活动。从调研结果中了解到居民们对于肝吸虫病知识及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了解甚少,且大多数居民对所处地区肝吸虫病的高发程度和并不清晰。在本次活动中,对于实践服务队此次的调研和宣传活动,居民们的积极参与配合。志愿者们的交流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关 键 词】肝吸虫病;调研;科普
 
 
正    文
 
一、目的及调查方式:
 
(一)目的::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居民对肝吸虫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对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居民们对肝吸虫病的了解并提高预防意识。
 
 
(二)调查方式: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调研方式为对居民发放纸质问卷或让其扫描二维码填写电子问卷,在填写问卷的同时队员通过口头讲解的形式为居民普及了肝吸虫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一次实地宣讲。
 
二、现况分析
 
(一)肝吸虫病科普存在的问题
 
1.公众对肝吸虫病的认知度低:
大部分居民对肝吸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危害缺乏了解,未意识到其潜在风险。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关注到肝吸虫病的相关信息,导致对该病的防范意识薄弱。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
学校、社区等场所关于肝吸虫病的科普教育活动开展不足,导致公众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有限。虽然一些地方卫生部门会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但针对肝吸虫病的专项活动较少,未能形成系统的科普教育机制。
 
2. 科普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肝吸虫病科普资料往往过于专业,语言晦涩难懂,难以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许多宣传材料使用医学术语,普通居民难以理解,导致信息传达效果不佳。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的特色科普内容较少,无法做到精准科普。例如,针对儿童的科普内容应更加生动有趣,而针对老年人的内容则应着重于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但目前的科普活动往往缺乏这样的细分。
 
3.科普宣传方式单一:
主要依赖传统的宣传手册、讲座等形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虽然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递信息,但由于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往往难以引起居民的关注和参与。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的力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如今,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但在肝吸虫病科普方面的应用仍显不足,导致年轻群体的关注度不高。
 
(二)某地区居民食鱼生和田螺的饮食习惯调查存在的问题
1. 饮食习惯调查方法不完善:
现有的调查手段可能不够全面和准确,无法真实反映居民的饮食频率和摄入量。许多调查往往依赖问卷调查,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未能涵盖所有居民的饮食习惯。
缺乏长期跟踪式的调查,难以了解饮食习惯的变化趋势。饮食习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季节、经济状况等,单次调查难以捕捉这些动态变化。
 
2.居民配合度不高:
部分居民对调查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涉及个人隐私,不愿意如实提供饮食信息。尤其是在一些文化背景较为保守的地区,居民对外部调查的信任度较低,可能导致信息失真。
居民对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较低。许多人可能认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未能意识到其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参与的主动性。
 
3.饮食文化影响:
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对鱼生和田螺的食用有一定偏好,改变这种习惯存在困难。部分居民从小就习惯了这种饮食方式,认为其美味且富有地方特色,难以说服他们改变。
部分居民对食用鱼生和田螺可能导致肝吸虫感染的风险认识不足,仍坚持传统饮食习惯。即使有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许多人可能仍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感染。
 
4.监管力度不足:
对于市场上销售的鱼生和田螺,相关部门的卫生监管存在漏洞,质量难以保障。许多小摊贩和餐饮店的卫生状况堪忧,缺乏必要的卫生许可证和检查,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
餐饮场所对鱼生和田螺的加工处理缺乏规范标准,增加了感染风险。许多商家在处理这些食材时,未能严格遵循卫生标准,导致肝吸虫病的传播风险加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三、调查结果
(一)饼状图
(1)饼状图1:调研居民的年龄阶段
结果分析:从饼状图1中可以看出本次调研居民的年龄阶段较为全面,各年龄阶段皆有数据支持,但18-30岁的年龄阶段占本次调研的52%,即本次调研的结果代表的主要为中青年的意见。
 
(2)饼状图2:居民是否听说过肝吸虫病
结果分析:从饼状图2中可以看出,本次调研的居民中有32%的人表示听说过肝吸虫病,但有近七成的人表示没有听过说过肝吸虫病,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肝吸虫病并不了解,这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3)饼状图3:居民对于肝吸虫病的了解程度
结果分析:由饼状图3中可以直观了解到完全没有听说过肝吸虫病的居民占大多数,但对于听说过肝吸虫病的居民也表示不了解此类疾病,所以整体而言,居民对于肝吸虫病的仍为完全不了解的阶段。
 
(4)饼状图4:是否了解田螺和鱼生中的寄生虫会导致肝吸虫病

结果分析:
从饼状图4中可以看出听说过肝吸虫病的居民中有44%的居民对于该方面的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但仍不全面,同时有42%的居民表示完全不了解,综合来看,居民们对于田螺和鱼生中的寄生虫会导致肝吸虫病这一方面知识仍不了解。
 
(5)饼状图5:居民对于肝吸虫病预防措施的了解程度。
 

结果分析:由饼状图5可以看出关于肝吸虫病的预防措施有39%的居民表示,并且对于肝吸虫病的预防措施完全不了解的居民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整体而言,居民们对于肝吸虫病的预防措施仍然是不了解的程度。
 
(二)调查结果:
在此次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中青年对于肝吸虫病的了解程度比老年人要更大一些。并且从饼状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居民们对于肝吸虫病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其危害性和预防措施的了解也少之又少。所以政府应加强肝吸虫病的宣传强度,可以通过肝吸虫病知识竞赛或肝吸虫病科普讲座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民众宣传该方面知识,增强其对肝吸虫病的了解程度。
 
  • 建议
(1)政府应大力推广相关政策,以预防和控制肝吸虫病为主,以组织团组织、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普及食鱼生和田螺与肝吸虫病的关联以及肝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淡水鱼类的生产和销售,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其经过充分的烹饪处理,避免成为肝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2)政府可以加大对肝吸虫病科研和技术支持的投入,推动新药研发和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肝吸虫病等公共卫生问题。
 
(3)加强对肝吸虫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肝吸虫病。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制作视频、音频宣传资料滚动播出。广电等部门制作有关预防肝吸虫病的宣传短片。
 
  1.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肝吸虫病疫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其他寄生虫病的监测和报告,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5)政府应将肝吸虫列入地方传染病管理,以利于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并且应加强鱼虾等水产类食品的安全管理,对进入市场前的淡水鱼虾要进行接受肝吸虫检疫,加大对肝吸虫病防治的科研投入,开发研制治疗用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实施大范围的现场防治工【1】
 
【参考文献】
[1]聂俊峰. 2018年番禺区肝吸虫病例统计与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33):192-193. 
 
 
作者:吴安平 赵茚祺 肖盈盈 晏玲玲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对话·红色人物——身边的英雄军人》
  • 对话·红色人物——身边的英雄军人》
  • 第一站,湖北十堰。2024年7月19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赤心青音”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成员李贞林一行来到湖北十堰房县,拜访了两位
  • 社会实践报告 08-08
  • 遵珠学子三下乡“医食结伴,虫新出发”实践报告
  • 天外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垃圾分类始于心,变废为宝践于行
  • 学子下乡:残光破晓,筑梦同行
  • 学子下乡:残光破晓,筑梦同行
  • 为响应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的号召,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共享阳光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山东潍坊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
  • 社会实践报告 08-07
  • 科学点亮生活,技术播种乡村
  • “乡”约文艺汇演,绽放青春光芒|“青歌筑梦”实践团2024公益支教系列③
  • “乡”约龙潭,遇“践”青春|重外院“青歌筑梦”实践团2024公益支教系列